「喲,姑娘。妳幾年前被發現的顱內小粒動脈瘤,現在怎麼了?還在追蹤嗎?」
「嗯。有定期到台大高教授那邊追蹤。」
「最近還好嗎?」
「一直都沒有感覺。我想,下一次去的時候,再請他幫我安排一次64切造影。」
「我還是覺得及早把它處理掉,比較妥當。」
「當初要不是你幫我做全身超音波檢查時,發現我的頸部有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要我做64切腦部與血管斷層掃描,我還不知道,頭殼內長東西。」
「當時成大的教授不是建議妳開刀處理嗎?後來怎麼就沒開呢?」
「因為家中長輩建議:去找台大的高教授。高教授說開刀不是沒有風險,這麼小,還是先觀察再說。也就暫緩下來。對了,姊姊曾提起,她的早期胸腺瘤,一點兒都沒感覺,卻在年度總查時,幸好被你發現。」
「嗯,那一次我真的很緊張。胸部X光照了,發現有疑問,要她進一步做電腦斷層掃描,卻聯絡不上。二個月後她回來看診,安排做電腦斷層掃描,又沒按時來看結果;也再度聯絡不上。又過了一個半月,妳姊姊出現,告訴她胸縱膈有三公分大小的腫塊,必須趕緊開刀拿掉。幫她安排胸腔外科門診,她卻又失蹤。」
「因為成大的病理科主任是她的小學同學,她就去找他;於是安排在成大開刀。開刀時,她的同學也進去看說:腫塊快粘住大動脈了,開刀醫師極小心處理才切除。病理切片報告,是早期的惡性胸腺瘤。她的同學跟她恭賀,說很少有人這麼幸運,可以早期發現,早期切除的。」
「我就有患者,做了全身例行性檢查,卻因為自覺沒症狀,也不來看結果;一年後,例行檢查時,恰好發生呼吸急促的現象,趕緊再來看診。胸部X光一照,呈現左胸內積水,左上肺部有粒軟式棒球大的腫瘤;翻看去年照的片子,才發現一年前早就有小指頭大的腫塊。就因為沒來看結果,連我都不知道他早就有問題。」
「我小嬸肚子一陣子不舒服,經照完超音波後,你告訴她有早期的甲狀腺癌,能在三個月到半年內處理,都來得及。姊姊帶她去成大開刀,術後追蹤七、八年,都沒事。有一次,小姑來找你看更年期變化。你幫她做乳房X光及核磁共振檢查後,告訴她得早期的乳癌,還好即時開刀治療,她好感謝你,你真是我們家最好的顧問醫師。」
(作者為台南市立醫院老年內科醫師 吳重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