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灑落沙灘,浪花拍打海岸。聯合國第十六屆氣候變遷會議,十一月二十九日至十二月十日在墨西哥坎昆(Cancun)召開,一九四個締約國,包括政府、企業、環保組織和研究機構代表等將近一萬五千人參加。
這次會議主要目的,是希望經由世界各國的合作,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避免全球氣候受到工業化的人為干擾,影響生態環境。由於此一目標與各國經濟發展互相衝突,因此各國必須在實行方案上達成共識、彼此約束,才能獲得進展。
坎昆是海濱度假勝地,儘管陽光燦爛,去年哥本哈根的失敗幽靈並未遠離,第一個星期的談判進展與成果都不顯著,氣候談判的四大支柱│減量、調適、資金補助與技術移轉,或多或少遲滯或迴避。
今年全球抗暖表現最差的主要碳排國家,依舊是產油大國沙烏地阿拉伯,中國大陸排倒數第五,美國排倒數第七,俄羅斯排倒數第十三名。台灣的排名和去年一樣,在五十七個主要碳排放國中,排名倒數第十四名。
會議進入尾聲時,環保團體緊抓住最後機會,呼籲世人重視地球暖化的危機。美國、菲律賓、哥斯大黎加等國的保育人士,以不帶氧氣瓶方式,憋氣潛到坎昆海底,跟人形雕像站在一起,凸顯當今世上有一億人面臨海水上升、即將被淹沒的危機。
這群保育人士湊進雕像耳邊耳語、或當著雕像嘶吼,大大的氣泡浮上水面。他們呼籲氣候會議的各國領袖做出正確抉擇,通過更具成效的減碳協議,緩和氣候變遷的速度,並幫助貧窮國家應用環境淨化科技,面對氣候變遷。
坎昆正進行一項世界最大的海底美術館計畫,請來知名雕刻家傑森泰勒,把四百尊與人一般大小的雕刻作品沉入大海中,希望藉此推廣環保與文化。
潛水客可以到這裡欣賞雕塑品,而為了保護環境,美術館地點選在遠離珊瑚礁的海域,避免大量遊客湧入造成破壞。這個海底美術館耗資三十五萬美元,預計二○一一年全部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