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父母重視分數,導致學校升學主義掛帥;若無法滿足家長要求,就影響學校招生。 一位媽媽投書,描述她的女兒小學四年級,功課成績優異,期末考只有數學考九十六分,其他各科都是滿分;回家路上,她說:「妳真粗心,數學差一題就全部滿分」,回到家,奶奶也是如此說。原本快樂的小孩當天變得不快樂了,哭著說:「妳們全部只在意要全部滿分,沒有人高興她是第一名。」
這篇投稿讓我有些許感觸;我們從小經歷無數考試,很少人從小一路上都是拿滿分,因我們不是考試機器。從小始終第一名未必長大有成就;有成就的人未必從小就很優秀。
考試的目的是測驗吸收了多少,啟發學習動機;我們的家長忽略啟發學習動機,一味追求成績數字,這是導果為因的現象。倘若只追求成績數字漂亮,勢必喪失學習的動機與樂趣;有學習動機與樂趣才能提升創造力,或往高深的學問邁進。所以有人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即是如此。
這位媽媽後來也警覺到了,分數會讓孩子失去快樂;小學階段是啟蒙的基礎教育,應注重如何啟發孩子興趣的學習,分數只是大人面子的裝飾品。
我們應該省思,探討孩子的學習狀況,不斷的鼓勵、引導孩子,啟發孩子的興趣,快樂的學習,才是最重要的;現在很多機構利用行銷手法,美化分數,讓人迷失在分數的漩渦裡。
放下分數的迷失,建立孩子學習的動機與樂趣,才能提升創造力;依孩子的性向培養出不同領域的專才。
BE(台南市/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