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史館發起網路票選「民國百人」的活動,由民眾票選對中華民國具有影響力的一百人。結果軍事類居首位的是鄧小平,毛澤東則高居政治類第三名,贏過蔣介石。
另外,諾貝爾和平獎十日頒發,據報導,大陸幾位學者組成的民間機構,搶在九日頒發首屆「孔子和平獎」,對象是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

這兩件新聞給人的第一印象是「搞笑」。網路票選本就不是嚴肅的民意調查,更可以灌票;至於頒發「孔子和平獎」,擺明了是抵制諾貝爾獎頒給劉曉波,取名孔子不倫不類,恐怕連戰本人也覺得唐突。
孔子和平獎是大陸的民間機構發起,類似奧斯卡獎頒發前的「金酸梅獎」,意在諷刺。「民國百人」活動則是國史館發起,性質應是嚴肅的,用給獎方式進行,更顯得不恰當。
相較之下,民間「搞笑」可以一笑置之,官方「搞笑」,則是丟臉至極。
「民國百人」活動經立委批判、輿論喧嘩後,馬英九一紙聲明,讓國史館狼狽結束票選活動。媒體評論說,「國史館立意良好,可惜政治不正確」,但國史館負責國史修纂與研究,本應講求嚴謹,「百人」的定義不明,是無意義的主因。「百人」豈能只是選「知名度」,不是選「正面貢獻」?
做為國史的官方單位,卻玩這樣的「遊戲」,簡直不可思議。
嚴姿鈞(台北市/高中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