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長庚大學和長庚醫院攜手開發一種治療癌症的磁性標靶藥物,將治療男性攝護腺的紫杉醇,塗抹在磁性奈米載體上,在磁導傳送系統協助下,將藥物集中在腫瘤,除能降低藥物施打量,減少對正常細胞的傷害,並降低副作用,為癌症的治療帶來革命性的突破!
林口長庚醫院泌尿科系腫瘤科主任馮思中指出,晚期攝護腺癌患者大都必須接受紫杉醇,及其衍生物等荷爾蒙療法,但如果藥物濃度過高,恐將造成骨髓疾病,引起白血球過低,造成感染、貧血及嘔吐。
為此,長庚醫院泌尿腫瘤科與長庚大學化材系攜手合作,共同研發出一種不具生物毒性的磁性奈米載體,再將紫衫醇塗在表面,研發出磁性奈米粒子加紫衫醇的磁性標靶藥物。
馮思中表示,此藥物每毫克載體約可攜帶零點三毫克紫杉醇。另外,透過磁導傳送系統的導引下,將藥物集中在腫瘤,可大幅降低磁場外的細胞損傷。
研究團隊指出,在紫杉醇奈米導體的細胞及老鼠試驗中,只用四分之一的藥量,就讓攝護腺癌細胞死掉一半。
研究成果發表於今年十月《生物材料期刊》,如果一切順利,預計二到三年後可展開人體試驗。研究團隊也準備將技術平台,應用於開發新藥,用於治療抗藥性膀胱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