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劉家均大林報導】南華大學日前承辦二○一○台灣音樂論壇學術研討會,共有台灣音樂院校二十位教授與四位研究生提出二十四篇論文,此外,也盛大舉行中國宮廷御膳之「食舉禮」與「燕禮」,邀請貴賓體驗中國先秦三千年前的「御膳」和一千年前的唐宋「盞制御膳」,一同感受古禮意境。
台灣音樂論壇學術研討會在南華大學成均館及雲水居國際會議廳舉行,南華除了安排教授及研究生提出二十四篇論文外,還邀請沈洽教授及山口修教授以專題講座方式進行學術分享,探討《有關民族音樂學音樂本體描寫的若干問題》及《A brief history of musicology in Japan:with emphasis upon the recent trends in ethnomusicology》。
古禮規範儀式則舉行兩場中國古代宮廷食筵,每道菜皆配合主人敬酒與歌舞演出,呈現中國特有飲食文化。
宮廷御膳上半場以西周食舉燕禮,依照夏、商、周、秦等年代,依序各出一道宮廷菜肴,將夏代的「藜藿之羹」配以升歌《扊←歌》,而商代的「鵠鳥之羹」配食「雲夢之芹」《楚風樂舞》、周代的「大羹」、「魚膾」以《詩樂擊鼓》佐食、秦代的「薄耆之炙」佐以東漢「豆粥」,並以《雙鼓楚商》音樂告一個段落。
下半場則以唐宋燕樂,採取宮廷盞制進食,依盞出隊演出,菜肴亦依照盛唐、中唐、晚唐、五代、宋代在不同的樂聲中依禮進食。
南華大學民族音樂學系主任兼雅樂團團長周純一表示,這場宮廷食筵是近百年來第一場完整呈現中國先秦三千年前的「御膳」,和一千年前的唐宋「盞制御膳」,整套儀式皆依古禮設計,所有宮廷飲食均由學生負責,委託專業廚師研發,發揚古代飲食文化及禮樂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