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品藻】楊載 在老君台望月

簡文志 |2010.11.26
918觀看次
字級

楊載(1271-1323),字仲弘,福建省浦城縣人,以布衣召為翰林國史院編修官,預修《武宗實錄》,與虞集、范←、揭傒斯齊譽「元詩四大家」。《元史‧儒學記》錄其命意:「詩當取材於漢魏,而音節則以唐為宗。」詩風雄渾跌宕,人稱「百戰健兒」。其《詩法家數》認為詩「忌」俗意、俗字、俗語、俗韻;詩「戒」硬礙人口、陳爛不新、差錯不貫串、直置不婉轉、妄誕事不實、綺靡不典重、蹈襲不識使、穢濁不清新、砌合不純粹、徘徊而劣弱;詩「難」有十:造理、精神、高古、風流、典麗、質幹、體裁、勁健、耿介、淒切。另有《唐音選》、《楊仲弘詩》。

其〈宗陽宮望月分韻得聲字〉詩:「老君台上涼如水,坐看冰輪轉二更。大地山河微有影,九天風露寂無聲。蛟龍並起承金榜,鸞鳳雙飛載玉笙。不信弱流三萬里,此身今夕到蓬瀛。」明‧田汝成《西湖遊覽志》載南宋咸淳年間,德壽宮荒廢,遂改建為宗陽宮,為杭州西湖勝地:「宗陽宮,本宋德壽宮後圃也,內有老君台、得月樓。杜道堅號南谷,當塗人,風度清雅,嘗以中秋集儒彥登老君台玩月,分韻賦詩,楊仲弘為首唱。」可見此詩為當時楊載與同道宴遊之作。

首聯云老君台清幽靜謐,於中夜賞玩皓月多變姿態。老君即是太上老君、老子,字伯陽,諡曰聃,現今行業如鐵匠、煤窯匠、碗筷匠、磨刀匠、蹄鐵匠,皆奉老子為祖師爺,亦稱伯陽、老子道君、李伯陽、李老君、道德天尊、混元老君、降生天尊、太清大帝,在道教三清殿中居右位,手執蒲扇。古人慣於以冰輪、玉兔、玉蟾、蟾宮、桂宮、桂魄、玉弓、瑤台、冰鑒、嬋娟等等辭彙形容月亮。

頷聯寫月華影耀,山河顫動,風寂無聲,寒露四揚。頸聯突出幻奇之感,敘老君台景,蛟龍騰飛,聯托堂匾,歌樂聲起如鸞鳳對翔,仙樂飄揚。尾聯攬月起勢,驚嘆身在境中,不信有三萬里寬的弱水能隔阻仙境,今夕己證親臨蓬萊仙山。中國傳說有蓬萊、方丈、瀛洲三大仙山,周圍弱水環繞三千丈,鴻毛不浮,水域險惡。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