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福建武夷山「大紅袍」遠近馳名,茶葉生產已成為當地農民致富的主要管道。隨著產品知名度提高和市場需求量擴大,「大紅袍」產業化之路愈走愈快,銷售價格也連創新高,從一公斤人民幣幾十元到幾萬元不等,引發外界對「大紅袍」泡沫化的擔憂。
隨著「大紅袍」市場不斷擴大,大量資金湧進武夷山茶產業,導致原本穩定的茶青價格連年上漲,並帶動「大紅袍」價格上揚,漲幅每年都以百分之十五到百分之三十的速度攀升。
市場搶手,產量有限,被認為是「大紅袍」價格持續上揚的主因。據了解,二○○六年武夷山全市製茶企業只有兩百多家,現已發展到一千多家,但目前武夷山全市茶園面積仍保持在十二萬畝左右。
炒作和泡沫化給武夷山敲響了警鐘,但業界認為,高價茶青只是一時的現象,在茶青價格嚴重背離其價值之後,「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自然會發揮調整作用。
分析人士指出,如果一個產品的價值被無限放大,那麼就有可能陷入泡沫化的境地,其受危害的仍是產業本身和經營者自己,當然,品質好不好,也占很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