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名畫家畫作】洛可可情調‧根茲巴羅

著/許汝紘暨編輯企畫小組  |2010.11.19
2283觀看次
字級

洛可可的情調

洛可可藝術始於十八世紀的法國,是巴洛克藝術的延伸,同樣洋溢著繁複、華麗、律動、多變的感覺,但是巴洛克是獻給王權的藝術,而洛可可則是致力於現實快樂的追求。

洛可可藝術是一種表現裝飾性風格的藝術,「洛可可」的原意是「貝殼上的螺紋」,因此在崇尚柔美氣氛的洛可可藝術中,經常可見優美的弧形、漩渦狀線條,畫風輕快華麗、小巧精緻。

當時,人們不再熱衷嚴肅的藝術風格,轉而追求趣味輕鬆的親切現實,因此,許多洛可可藝術以風俗畫為主,許多畫家轉而為腐朽沒落的封建貴族服務,忠實描繪輕浮而逸樂的貴族生活,並畫下許多肖像、風景、神話和平民生活。

洛可可一改巴洛克藝術的嚴肅、陰暗,以清淡、甜美、自然的法式優雅,取代巴洛克藝術的宗教氣息和誇張情感,呈現輕快、奔放、平易近人之感。然而,洛可可藝術流傳不廣,到了十八世紀中就逐漸走向式微。

根茲巴羅(1727-1788 Thomas Gainsborough)

根茲巴羅生於英國索夫克,1740年到倫敦向洛可可畫派的格弗路學畫,又跟隨肖像畫家法蘭西斯‧海曼學習,之後在倫敦開設專門繪製風景畫的畫室,可惜當時風景畫屬於低層次的繪畫類型,工作室經營慘淡。1746年父親去逝,根茲巴羅返回故鄉結婚,為了謀生餬口,轉而繪製受歡迎的肖像畫。

1759年他移居富商雲集的礦泉療養地———巴斯,獲得意想不到的名利,鄉紳貴族都排著隊等他畫肖像;後又移居倫敦,並應皇室邀請前往溫莎宮,為皇室成員繪製肖像畫。然而,根茲巴羅終其一生,對於讓他名利雙收的肖像畫,不曾產生真正的熱情。

個性主觀的根茲巴羅,即使畫室工作繁忙,依然創作不輟,以自由奔放、不拘泥形式的技法,巧妙結合人物神韻和景致氛圍。晚年更挾著盛名,無拘無束地實驗各種繪畫技巧,他在兩次的寫生之旅後,以感傷的田園生活為題材獨創「幻想畫」,一推出就大受歡迎,再造事業高峰。

(《盡情瀏覽100位西洋畫家及其作品》‧華滋出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