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品藻】倪瓚的荒村遠道幾屐餘生

簡文志 |2010.11.19
899觀看次
字級

倪瓚(1301-1374),化名奚玄朗,字元鎮、迂翁、玄瑛,號雲林子、幻霞生、荊蠻民,江蘇無錫人。元代南宗山水畫代表,與黃公望、王蒙、吳鎮並譽「元四家」,董其昌崇其於三人之上。

自幼家裕,工詞善書,築清閟閣,典賞古畫。晚好墨竹山水,創「折帶皴」,取太湖平原景致,風格俊逸空遠,清瑟幽峭,化蘊深情,有〈容膝齋圖〉、〈梧竹秀石圖〉、〈六君子圖〉、〈漁莊秋霽〉、〈幽澗寒松〉、〈古木幽篁圖〉等。元末,入全真教,隱於山林。其詩古勁蒼淡,有《清閟閣集》,顧嗣立《元詩選》評為「一洗元人之穠麗,得陶(淵明)柳(宗元)之恬淡」。

俱詳〈荒村〉詩:「踽踽荒村客,悠悠遠道情。竹梧秋雨碧,荷芰晚波明。穴鼠能人拱,池鵝類鶴鳴。蕭條阮遙集,幾屐了餘生?」畫面孤宕,悠然遠至,以顢頇步履盱覽荒村。

「踽踽」的形單影隻,映對「悠悠」的達觀自然。「荒村」景致牽攏值得「遠道」此行,「客」、「情」二字明喻客身於外,情暇於內,不受外在境遇拘累。秋雨洗碧孤竹與清桐,荷花與芰菱漾滿綠塘,夕色涵照,波光粼豔。「竹梧」、「荷芰」清雅本質,為荒村憑添幽深氣韻,「秋雨碧」、「晚波明」如皴筆綿點,色澤鮮嫩。詩人勇於面對見棄的處境,如外探穴鼠拱爪支立,似池中游鵝引鳴鶴吭,是不為倫類之嘆。末,效法東晉名士阮孚,有賢才,喜著木屐野遊,以金貂沽酒遭斥劾。此處言內心盼能似阮孚蕭遠清曠,餘生能如阮孚穿散幾雙鞋屐。途經荒村有感,談不遇之情,靜中思索,更顯苦澀;外在景趣盎然,內在心境蕭颯。

另〈絕句〉:「松陵第四橋前水,風急猶須貯一瓢。敲火煮茶歌白苧,怒濤翻雪小停橈。」江西吳江古鎮(松陵)甘泉橋有天下第四泉之譽(第四橋),水質名世,任風急雨驟,仍斟封一瓢。有佳泉煮茗,擊石燃火,茶沸歌揚(白苧為樂府歌曲),即使江濤如堤,湧浪如雪,也要停棹品味。見其明心見性,風波任生,不為動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