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主要經濟大國競相砸錢救市,及採取幾近零利率的政策後,金融海嘯似乎已遠離,包括美國和幾個亞洲國家的股市頻創新高,人們的財富回來了,真的如此嗎?
如果各國政府只要狂印鈔票,就可讓人民豐衣足食、口袋滿滿的話,那經濟學這門課只要三分鐘就能教完,不需經濟學者專家鑽研。
現實狀況是,政府窮盡所有傳統與非傳統的金融手段,處心積慮操控匯率和利率,以維持國家經濟成長,但經濟成長的好處,卻不是全民共享,大部分被財團和巨富攫奪,薪水階級每一毛收入都得繳稅,財團卻有賦稅減免優惠,日積月累成為有如酷斯拉的怪獸,得了便宜還到大陸設廠,教台灣民眾情何以堪。
最近一年,台灣股市屢創新高,房地產行情居高不下,看起來一片欣欣向榮,理應民眾都荷包滿滿,事實並非如此。
筆者認識一名朋友在自助餐小店負責收錢,丈夫多年前藉口到大陸工作,從此音訊全無,她一天兼兩份工作,才勉強收支平衡,沒有剩餘閒錢;她說,已有多年沒進過銀行或郵局存錢,論小時計酬的微薄收入,扣掉房租,兒子高中的學費、健保費等,每個月不必借錢就不錯了。
請問在經濟復甦的表面下,社會還存在多少和她一樣的經濟弱勢呢?
當財團可用極低利率的貸款去養地,等待轉手賺取暴利時,經濟弱勢的單親媽媽卻得為房租和生活費傷神,當一場焰火燒掉兩千萬元時,卻有許多人在為物價不停上漲而煩惱,請問財經官員感受到了嗎?
人民不怕吃苦,以前大家日子雖苦,卻胼手胝足創造經濟起飛,現在反而是處處有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可悲事,政府必須對貧富嚴重不均,及通貨膨脹拿出對策,否則情況將會更嚴重。
湯明先(高雄市/貿易公司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