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埔族夜祭 19日台南復興宮登場

郭書宏 |2010.11.17
2168觀看次
字級

【記者郭書宏台北報導】台南縣官田鄉「番仔田阿立祖夜祭」活動,十九日晚間將在復興宮登場,今年除延續傳統迎跳牽曲外,兩天活動還安排平埔文物展示體驗、卑南族卡地布部落等原住民表演演出,及烤芋頭、剝菱角大賽等活動,多面向呈現平埔族宗教文化內涵。

台南縣官田鄉舊名「番仔田」,是平埔族群分布的地區,平埔族雖因通婚已被漢化,但在官田鄉仍保有不少平埔族群的遺蹟,位在隆本村的復興宮就是一間漢化的平埔族廟宇。為維護平埔族傳統宗教文化,復興宮近年積極推廣阿立祖夜祭。

夜祭祭司陳福民表示,今年活動設有部落文創攤位,供民眾體驗牽曲花環的製作及傳統部落文化傳承活動;二十日還有「犒賞兵眾」廟會,帶領民眾前往西公廨、北營牽曲,傳承在地文化,隨後還有彩繪葫蘆、猜甘蔗等民俗活動。

夜祭重頭戲則在十九日晚上九時,在番仔田大公廨前舉行開幕式,十時夜祭登場,現場將舉行「原」味十足的祭典儀式,族人將繞圓圍繞在祭品外圍跳牽曲,一旁亦安排布袋戲演出、部落幼稚園表演節目。 不同往年夜祭時牽曲人員身穿運動衫,今年番仔田部落以兩個月時間,依據史書中記載清朝番仔田部落漢化的服裝,融合西拉雅族人與漢人服飾上的特色,設計一套專屬夜祭的傳統服飾。

為呈現部落古老文化,夜祭還邀請原住民洄瀾舞集指導編排「西拉雅族—原音重現」,重現番仔田部落族人的歷史。而梵羽舞精靈舞蹈藝術團、原住民洄瀾舞集、卑南族卡地布部落青年,也將在兩天活動交流文化音樂。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