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書宏台北報導】第二屆星雲真善美新聞傳播獎經台灣的評選委員會、海外三個地區的評選會,及星雲真善美新聞傳播獎委員會的作業,今年遴選出十九位得獎人;擔任本屆評審工作的高希均、趙怡與嚴長壽等委員,除表達對得獎人的敬意與賀意外,亦期盼能藉此新聞獎,創造華人地區真、善、美的優質媒體環境。
獎項委員會主任委員高希均表示,九十三年前,美國報人Joseph Pulitzer創設了普立茲新聞獎,成為美國新聞界最高榮譽的標竿;去年,星雲大師深感新聞對社會人心及和諧的重要,創設「星雲真善美新聞傳播獎」,帶動政府、民間、新聞界提倡真、善、美的新聞。
「我們要向評選委員會所展現的專業判斷表示謝意,對得獎者表達我們的敬意與賀意。」高希均表示,這次得獎人,其中有三項特別突出,一是追贈聯合報系創辦人王惕吾、中國時報系創辦人余紀忠兩位典範報人;二是榮獲媒體經營傑出獎的鳳凰衛視行政總裁劉長樂;三是得到終身成就獎的前《聯合報》總編輯及社長張作錦。
高希均說,新聞自由是台灣值得驕傲的軟實力,但新聞自由的濫用與偏差,卻激化了社會的不安,這種偏差現象在今日的歐美,也變成了社會對立的一個根源。「真善美」是一個轉變中社會所要追求的理想境界,不僅要出現在新聞傳播上,也要注入人們的生活及行動中,願台灣社會能共同努力。
評選委員會執行長趙怡表示,今年遴選活動獲熱烈回響,共收到海內外一百多件推薦信函,聘請華人地區社會賢達與公正人士擔任遴選委員,經冗長且嚴謹的過程,選出華人世界特別獎、終身成就,及各地區傳播貢獻、教育貢獻等獎項。
趙怡說,得獎者共通之處為,他們皆數十年如一日,堅持新聞傳播理想與傳承精神,堪為媒體後進效法學習對象,亦期待透過這些新聞賢達的示範,藉以淨化人心,達到祥和社會。
負責評選國內組的遴選委員嚴長壽說,星雲真善美新聞傳播獎的設立,主要是針對當今新聞失序、日漸商業化與兩極化現象,起帶頭示範,讓媒體人能拋下收視率與腥羶色的迷思,始終如一地做社會的標竿與良知的尺度。
嚴長壽舉榮獲新聞傳播獎的前中國時報社長王健壯為例指出,王健壯長年站在權力的對岸,不畏強權勇於揭露真相;而獲得終身成就的張作錦,其在黨外時期仍善盡社會良知的責任,以精闢的時事見解為民喉舌;嚴長壽期待,藉由獲獎者的典範,帶動媒體人找回昔日投入傳播工作的初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