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媒體盛事 聚焦新聞真善美

羅智華 |2010.11.10
763觀看次
字級


第二屆星雲真善美新聞傳播獎頒獎典禮,得獎人、評選委員一起與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中)合影。圖/人間社記者莊美昭


【記者羅智華台北報導】在人間音緣梵樂團與敦煌舞團悠揚的舞蹈樂聲中,「第二屆星雲真善美新聞傳播獎」頒獎典禮昨晚揭開序幕,來自海內外的媒體人與各界貴賓齊聚一堂、全場座無虛席;總統馬英九也特地傳來賀電,祝福頒獎典禮圓滿,他並期盼藉這場盛會來弘揚新聞理念,實踐媒體價值。

現場貴賓雲集,包括行政院長吳敦義、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榮譽總會長吳伯雄、國民黨副主席蔣孝嚴、新聞局長江啟臣等人都出席擔任頒獎人。不同於去年,第二屆傳播獎擴及整個華文媒體區域,以鼓勵更多媒體工作者參與。為緬懷一代報人典範與表揚媒體用心經營,第二屆傳播獎增設「華人世界特別獎」,其中「典範報人」獎由聯合報系創辦人王惕吾、中時報系創辦人余紀忠獲得;「媒體經營傑出獎」則頒給香港鳳凰衛視行政總裁劉長樂。

今年增設的「終身成就獎」頒給長年針對時事發表精闢觀點的聯合報前社長張作錦;「教育貢獻獎」得主為教學嚴謹的前政大教授李瞻;「新聞傳播獎」則頒給前中國時報社長王健壯與TVBS新聞總監詹怡宜。為鼓勵媒體人追求新聞理想而新增的「潛力獎」,則由《聯合報》梁玉芳、民視黃兆徽等五人獲得。其他重要獎項還包括大陸、香港、新加坡及馬來西亞地區的教育貢獻獎與傳播貢獻獎。

為何要成立「星雲真善美新聞傳播獎」?星雲大師致詞時表示,有人問過他這個問題,在他自己看來,媒體扮演影響社會人心的要角,他希望藉傳播獎來發揚真善美精神,如同佛光山提倡的「三好運動」———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讓台灣變得更好,讓社會更美麗。大師表示,傳播獎遴選機制都是由評選委員會決定,他從不過問,透過嚴謹評選過程,讓得獎者在公正客觀機制下被選出。

所謂取之社會、用之社會,大師表示,在十方大眾支持下,星雲真善美新聞傳播獎的舉辦不會只有一次、兩次,而是要持續辦下去。而不只傳播獎,公益信託基金也舉辦「POWER教師」選拔,並將舉辦三好校園獎、讓三好理念在學校扎根,並計畫舉辦文學獎,讓文字發揮真善美力量,讓溫暖陽光普照社會各處。

吳敦義致詞時特別轉達總統對新聞獎典禮的認同與祝福。他表示,星雲大師不只用大慈、大悲胸懷來弘揚佛法,更重視文化教育推廣,讓人動容,他也感謝大師對發揚新聞理念的用心良苦。

吳伯雄致詞指出,新聞傳播獎自去年成立以來就引起社會回響,傳播與大眾生活密切相關,若能透過媒體力量為社會注入清流,就能讓社會變得更好。

他說,自己何其有幸能成為大師弟子,學習其慈悲與智慧,他追隨大師多年,非常佩服大師源源不絕的創意,做每件事、辦每個活動都能匯聚因緣、堅持到底。

「終身成就獎」得主張作錦亦十分認同大師理念。他表示,在托克維爾《論美國的民主》一書中提到,我們要享受新聞自由帶來的好處,就需忍受新聞自由帶來的壞處,而大師成立傳播獎目的正是希望媒體從業者堅守新聞崗位,將新聞自由的好處提升到最高,將壞處降到最低。

新聞局長江啟臣說,近年媒體環境變化劇烈、對台灣造成的影響日益重大,他期盼新聞媒體能在新聞傳播獎帶動下,讓台灣可以愈來愈好。國民黨副主席蔣孝嚴則肯定台灣媒體人對台灣民主法治發展所做的貢獻,他期望藉由這個獎讓媒體更上一層樓。

長達兩小時的頒獎典禮中,除頒發各類獎項外,中場亦穿插精采表演,除了有敦煌舞團隨美妙樂音翩翩起舞外,還包括難得一見的變臉表演「巴蜀三變」,完美演出博得滿堂彩,掌聲不絕於耳。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