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多元運具 才是治本之道

翁云真 |2010.11.07
567觀看次
字級

【記者翁云真專題報導】一場大雨,讓蘇花改再度成為社會焦點,眾多輿論壓力下,也加速二次環評初審,但就算政府草率通過環評,複雜的地質、高施工難度以及事後維護管理問題依舊存在,完工後,安全還是堪慮,難道所謂安全的路只有這一條嗎?其實不全然,路有很多條,但走不走又是另外一回事。

「公路不是唯一的路。」綠黨發言人潘翰聲以梅姬颱風災情為例,指出北迴鐵路中斷不到一天就復駛,且不是因路斷,而是車站淹水,由此顯見「鐵路才是花東的生命線!」千里步道執行長周聖心也點出,最安全的路就是鐵路,颱風過後,台鐵才想到增加八千車次的運量,所以,要保障花蓮人安全回家的路,就該提供多元運具。 

安全並非零風險,而是該懂得如何避險,利用多元運具與避災機制,才能確實避免痛失人命;化做春泥更護花青年行動聯盟發起人蔡中岳也補充,兩年前環團發起「我要車票」活動,在總統馬英九一聲令下,北迴鐵路從單向一萬一千個座位提升到一萬五千個座位;這次重創蘇花公路更多了八千個座位,顯見鐵路運能還有提升空間。

幸福花東促進會成員鄭羽哲認為,以海運、公路、鐵路三管齊下的方式,才最符合花東環境的限制;目前海上高鐵在東北季風來時仍能行駛,屆時貨運就不受影響,雖然海上高鐵可能會有影響海豚的疑慮,但仍可透過航線規畫來避開海豚棲息與覓食區。

環保團體建議的替代方案,可行度極高,與其一直等待不確定何時完工的蘇花改,不如著手改善鐵路系統,以及建設太平洋藍色公路,利用船運接駁,若政府能落實多元運具,蘇花公路的修建就可縮減規模,也能避免不斷大規模的擾動脆弱地質,再加上配套的預警系統,方能將因坍方致命的機率降至最低。

從事砂石車業者的羅先生也直言,海運和鐵路絕對划算,但台鐵沒有加班車,和平一帶的海運裝卸問題也未解決,導致砂石車運量無法轉移,如今倚賴一條路的結果,就是蘇花公路必須不斷翻修,但每次的翻修對山體穩定度都是破壞,惡性循環下,落石只會更加嚴重。

為何只堅持蘇花改,若有可行的替代方案,為何不考慮?環團提出的疑慮,沒有答案,可知的是,輿論以及政策面一路倒向盲目地將雞蛋放在同個籃子裡,籃子破的機率大不大,現在只能賭一把,但賭的卻是人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