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將開幕,台北縣毫芒雕刻家陳逢顯,除雕出世界最小的蘭花,也在花博文化館展出二十件米雕、芝麻雕等作品,要展現透過高倍放大鏡看小世界裡的乾坤。
鑽研毫芒雕刻三十年的陳逢顯表示,「這是一種從大到小,甚至化無的禪味」,只是從小處看大千世界,全憑觀者內心感受。為了呼應即將開幕的台北花博,他以樹脂雕刻一件世界最小蘭花作品。
纖細的蘭花,長零點二五公分,寬零點一五公分,分別是兩株嘉德麗雅蘭花,一株大白花紅心蕊,另株則是綠蕊大黃花。上面除了有陳逢顯的簽名,他還題字「無根」,象徵失根的蘭花之意。
陳逢顯還獲邀參加花博文化館的民間傳統藝術作品類展,展覽主題為「食材」,因此,他以米、瓜子、橄欖子、芝麻作為毫芒雕刻素材,在展場提供二十件作品。
陳逢顯表示,米雕是利用平常吃的蓬萊米為素材,彙整近年來米雕作品,發現還欠缺台灣地標「台北一○一大樓」及世界八大奇景的「中國萬里長城」,因此,花費一個月時間,耗損十粒米,創作出長僅零點五公分,寬零點三公分的作品。
他還在米粒分別刻上「世界第一高樓台北一○一大樓台灣陳逢顯」、「走在長城上不禁悽悽然落下溫柔淚台灣陳逢顯」的字。
除了米雕,陳逢顯在南瓜子寫一百個壽字,在僅有米粒四分之一大小的白芝麻,寫著「橫看成嶺側成峰…」宋蘇東坡遊廬山時,在西林寺牆壁題的詩句,含題字與落款,共三十五字,這也是目前陳逢顯唯一的芝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