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服不能用錢衡量,它還帶給我更多想像不到的好處。」
工作七年的林淑惠,本來是製作學校營養午餐的便當媽媽,看到報上刊載外籍配偶學做看護的新聞,覺得外配都能學習,她一個台灣人為什麼不能?就去報名看護培訓課程。
起初她得知看護工時長,無法照顧年幼孩子而感到失望,但湊巧碰上政府推行長照計畫,因緣際會當上了居家服務員。
與個案相處,最難的就是溝通。林淑惠在居服的路上面臨許多誤解,例如怕阿嬤走路滑倒,要等地乾了再走,結果阿嬤對兒子說,居服員會打她、推她,案子就解約了,月薪瞬間減少了三、四千元。不過也有難忘的回憶,有位八十七歲的失智阿桑,想上廁所,走到廁所門口卻忘了自己要做什麼,忍不住就失禁,林淑惠說:「照顧阿桑七年,看他從正常漸入失智,生活中多了一份牽掛,也更親切反而不覺得要處理大小便是件麻煩的事。」
居服環境有不少需要改進之處,但受切膚之愛基金會派遣的林淑惠認為,薪水還夠用,反而是金錢以外的東西較寶貴。她建議,為婆媳相處感到憤恨不平的人,可以嘗試居家服務,一次只要兩小時,就能發現,自己的問題還不算最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