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居家服務照顧,紅心字會已有二十個年頭,居服大環境吃緊,他們找了許多方法彌補,例如以義工替代,但紅心字會發現,居服員是無可取代的,居服組組長梁若欣說,曾經讓義工陪長輩就醫,情況不如預期:「我們發現義工從醫院回來,無法清楚交代注意事項,了解病情的程度與居服員相差太大。」另外,義工服務是一次性的,難以像居服員那樣長期而穩定。
居服名稱多變,如在宅服務、居家照顧、居家服務,但它「不是醫療」,而是社會服務的一項資源,內容複雜,一般人易誤解。居服員簽約時,都會和案主討論工作內容,內容不固定,一般分為技術性的洗澡、拍背,和家務處理、購物、洗衣,因為屬於社會服務,所以居服員有可能是受過家暴、二度就業的婦女,也可能是抱著志願服務心態的義工轉來支援的,就像服務四年半的麥玉英。
麥玉英從校園的輔導義工,變成每周只有一天休假的「苦命」居服員,在「督導評估服務能力而配給個案數」與「自己分析接案所需的額外開銷」中生存,而她當上居服員的主因竟是「愛上閱讀長者的生命故事」,不只想提供長輩有形的生活照顧,還要找出他們無形的生命價值,她體會甚深地說:「關懷老人,要關懷心。」
之前屋主要把居住三十年的伯伯趕出去,伯伯消極地說「寧願上吊自殺也不走」,麥玉英笑答「屋裡沒橫梁」,惹他發笑,後來為他找到一間離自己家稍近的安養院,承諾天天看望,這才妥協。現年九十八歲的賈伯伯最期待兩年後的到來,因為麥玉英拗他:「滿百歲要大請客!」他的生活才又有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