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書宏台北報導】想了解影響梵谷與莫內甚深的「浮世繪」畫風嗎?即日起至十二月二十六日,走一趟史博館參觀「美人美景‧浮世風情酖館藏浮世繪展」,就可以從描繪美人及美景的版畫中,體驗這股東洋藝術的魅力。
「美人美景‧浮世風情酖館藏浮世繪展」展出史博館典藏四十餘件日本浮世繪版畫,內容以美人及美景為主,展區分為青樓紅粉、四時美景、當世名伶、源氏佳人四部分,藉由畫師筆下萬種風情的人物和名勝描繪,展現線條與色彩融合的日本藝術之美,也引領民眾一窺江戶時代醉人的享樂文化及生活美學。
史博館表示,「浮世」二字源自於佛教,泛指現象界的林林總總,後來引申為當代、塵世之意。十七世紀末的日本,一種類似「明星月曆」的商品,因主要描繪人們日常生活、美人風景和戲劇演員,內容通俗有趣,大受民眾歡迎,日人即以「浮世繪」名之,後來演變為此項美術的專稱。
十八世紀中葉以後,在各種新興產業的帶動下,許多藝術家及匠師紛紛投入浮世繪的製作陣營,不僅形成多種派別,也使浮世繪的發展呈現百花齊放的絢爛景況。
甚至於十九世紀,飄洋過海對梵谷、莫內等西方印象派繪畫造成深遠影響,尤其梵谷,從不諱言對浮世繪的喜愛,他中晚期使用大膽輪廓線、鮮明色彩的畫風,莫不受到浮世繪元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