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一歲五個月幼兒咳嗽如同哮喘,家長抱小孩至某大醫學中心急診室就診,不料醫師開立三種藥物中,竟有二種藥物的用藥指示接近成人藥量。醫師表示,對於一般幼兒感冒的退燒、止咳藥物,建議家長最好具備相關常識。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藥劑師陳俊良表示,一般幼兒常用的藥物包括感冒傷風的退燒藥物、止咳化痰、鼻塞流鼻水等藥物,家長最好能具備基本知識。例如:幼兒退燒藥物最好選用小兒普拿疼,藥性溫和,也較安全;若鼻塞嚴重,則可能選用鼻黏膜收縮劑,但這類藥物最好勿連續使用超過七天。
帶孩子至醫學中心就診的鄭姓女子表示,七月五日當天,一歲五個月的兒子哭鬧不已,心跳很快,咳嗽聲音異常巨大,且合併氣喘症狀,因此前往台北長庚醫院就診。
醫師開藥後,她回家詳看才發現,咳酚糖漿的藥袋上寫著「一天四次,每次五西西」,但糖漿內包裝的用藥指示說明,卻清楚寫著三歲至六歲每次服用三西西,三歲以下須洽詢醫師意見,而五西西則是六至十二歲孩童的用量,已接近成人藥量。
另一種鎮痛止熱的「安佳熱」,用量藥劑似乎也偏高,醫師開處每六小時一次,一次六西西,也高於藥罐三至六歲使用三西西的說明。這對只有十公斤、一歲五個月大的幼兒來說,藥量實在過多。
針對幼兒家長指稱醫師開立藥物劑量過高的案例,長庚醫院表示,仿單只是醫師開立藥物的參考之一,病患實際症狀才更重要。長庚建議病患與家屬在領藥後,若有疑問,應立即請教藥師;若回家後仍有問題,也可打電話回醫院諮詢。
台北馬偕醫院小兒科醫師黃立心提醒,幼兒用藥與體重有密切關係,家長帶孩子就醫,須清楚孩童體重,醫師才能做出最正確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