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而倒懸,終以誅戮,
彼有何辜,受此荼毒,

人命則貴,物命則微,
汝自問心,判其是非。
--弘一法師
豐子愷先生所繪作的這幅〈倒懸〉圖,看去平常,因為這種畫面在平日就常見,尤其是過年過節,家家戶戶殺雞宰鴨,不論是從後院捉來自己飼養的雞鴨,或由市場買回來的活雞活鴨,總是這麼地將牠們倒提著走進廚房。所以這種場面,很多人從小看到大,早已不當一回事了。
可不是,豐先生圖畫中所繪的這個人,手上倒提著一隻雞和一隻鴨,不是笑迷迷的正走著回家嗎!此人為何如此高興,可能因為過年、過節或家有喜慶,如生日、滿月、為人接風或送行等等,人逢喜事精神爽,難怪心中歡喜,笑意全寫在臉上呢!他喜孜孜地,倒提著兩隻待宰的雞鴨,一點也不覺殘忍,這就是人的生活場景。
被倒懸著,到底是何滋味呢?想必是驚嚇不已,甚或是緊張得屁滾尿流吧!要不,也會氣血倒流,衝入腦際,讓人呼吸困難,一下子臉紅脖子粗。在這種痛苦不堪的情況下,脖子上青筋暴露,一條條似彎曲的蚯蚓,簡直就要鑽出皮膚,逃命去了。
試想,將雞鴨與人的立場對調,這種被倒懸的感覺,何其難受啊!但這只是剛開始而已,廚房裡此時不但早已磨刀霍霍,而且也已經燒好滾燙的熱水,就等著……唉!不說也罷!
「始而倒懸,終以誅戮」,這是宿命嗎?這些待宰的物命,是前世結什麼冤?造了什麼孽?導致這一世要如此受戮!
佛教慈悲,認為人命與物命,都是生命;尤其人是萬物之靈,更有能力愛護和保護動物,而不是將動物吃下肚,廣造殺業!
同為有情眾生,同為有情識的動物,都會感受緊張、害怕、疼痛、怨恨……弘一法師說「彼有何辜,受此荼毒」,若人人都能有這種想法,這就是同理心啊!
「人命則貴,物命則微」,是這樣嗎?這真的值得人們好好思考哩!當思考過了,「汝自問心,判其是非」,讓善根和慈悲種子自己去做公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