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幸福,社會才會和諧,而人民幸福與否,源自人民感受,政治人物常說「要使人民有幸福感」,可是,人民的感受真的幸福嗎?
舉兩個我遇到情景。國慶日深夜十一點,在朋友家看完電視轉播的焰火,出來走到三民路圓環口等公車,看到一名瘦小老婦人推了一輛小車,在路邊垃圾筒翻垃圾,有一名先生走出超商,塞給她一個寶特瓶飲料,老婦人一再稱謝。
我的心情頓時跌入谷底,因為國慶焰火美不勝收,但施放焰火形同大量燒錢,而老婦人卻佝僂身子,為生活拾荒,無暇休息看焰火,我心中浮現「有必要如此做嗎?」的疑問,如果將火錢省下來,由政府社福部門在國慶日,發給貧困老人,雖然做不到救窮,但卻有救急功效,尤其在國慶日發放,達到全民同歡的意義,執政者豈不功德無量?
上周六上午八點左右,到台北醫學院附近菜市場採買,習慣都到莊敬路巷口的一家水果攤買水果,當挑選好付完錢,老闆突然神色慌張,手忙腳亂地將攤位上的各種水果,丟入紙箱,匆匆裝箱,與夫婦合力將水果箱抬到小貨車上。
由於交通警察是每天十點左右開違規罰單,我因而問:「怎麼了,有人來搶水果?」老闆娘回答:「等一下馬總統的車隊要經過。」我才發現有一名警察騎機車車沿路揮手要攤販收攤,而且每一個路口已有警察站崗。
我同樣有「有必要如此做嗎?」的疑問,因為總統車隊一定是馬不停蹄,對不妨礙交通的做小生意小市民,有驅離及強迫收攤的必要嗎?這也許不一定是總統府交辦,可能是部屬自作主張,但卻製造民怨,因為車隊經過時間可能不到一分鐘,攤商需要重新擺攤,這不是擾民嗎?
民主國家是人民當家做主,執政者應以「親民為先、愛民為要」,不應重演君主時代大官出巡的「肅靜」、「迴避」,否則會使人有時光倒流、民主倒退的感受。
常見輿論批評目前的行政團隊「自我感覺良好」,顯示人民的不滿,雖然不盡然是事實,但確實到應該關注「人民的感受」,體認馬總統所說「苦民所苦」的真意,真正做到「苦民所苦」,因為「感受」是發自內心,是切膚之痛。
希望不論誰執政,官員須深思如何「獲得民心」,使人民感受幸福,才是為官之道,是以,在推動政務、執行政令前,應先自問「有必要如此做嗎?」
趙達文(台北市/教育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