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在嘉義大學民雄校區舉辦的「台灣│墨西哥國際畫展」,由嘉義市政府文化局長饒嘉博創作的書法藝術,主題是「幹」、「就是愛台灣啦!」
記者報導說:「這幅書法簡單幾個字,卻在暗諷某些黨,每天罵來罵去,口中講愛台灣,其實只是謀求自己利益…不知道…看到這幅書法,是否覺得汗顏?」
記者還指出:「一語道破很多小老百姓的心聲,令人會心一笑,真是一絕!」而新聞標題更直接引用:「幹,就是愛台灣啦!」
這樣的報導方式、標題寫作實在不宜,尤其標題,讀者恐怕會以為編輯罵髒話,學生更可能想「媒體這樣講,我為什麼不可以?」
「三字經」雖然有人掛在嘴邊,雖然少數父母也會說,但聽到孩子「出口成髒」,仍會糾正,畢竟難登大雅之堂。同理,饒嘉博身為文化局長,創作這樣的「藝術」是否適宜?雖然以「藝術」呈現「小老百姓心聲」,但恐怕見仁見智。
報導還說,「幹,除了要唾棄令人厭惡的政客,還要用真正愛台灣的精神,『苦幹、實幹』…。」新聞並未說明這是饒嘉博的創作理念,或是記者的解釋,這是記者寫作不及格,因為若是記者代為解釋,未必沒有扭曲原意。
其次,「幹」即使代表「苦幹、實幹」,但單獨寫「幹」一字,仍會被讀者誤解是髒話,標題實不應該直接這樣寫。
新聞報導常被老師用來當教材,當寫作範本,記者下筆實宜當心,編輯下標題更應審慎,別變成負面教材。
李宏蘋(高雄市/媒體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