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中訊】澎湖婦人楊鄉汝近十年來,花上百萬元吃號稱是「仙丹」的不明黑色藥丸,造成她小感冒竟併發膿胸、敗血症,多次進出加護病房,醫師檢查研判,她吃的不明藥物含有類固醇,引發腎上腺分泌不足所致,嚇得她再也不敢亂吃不明藥丸。
五十七歲的楊姓婦人去年夏天因感冒併發嚴重後遺症,幾天內出現敗血症狀,幾乎命危,她從澎湖轉診到台中慈濟醫院,副院長兼胸腔外科醫師許南榮替她清理胸部的膿,再由胸腔內科治療,原本症狀已有改善,後來病情突然變壞,出現全身水腫,右腳蜂窩性組織炎,二度住進加護病房。
多科醫師會診、治療後才發現,她是腎上腺分泌不足引起這些症狀,正確用藥後病情果然好轉。
楊婦住院三個月後已血壓回升、意識清楚,她聽到醫師說明自己病因竟是長期濫用藥物的結果,才想起,自己因子宮肌瘤、靜脈曲張困擾三十多年,因害怕不願動手術,反聽信「神仙藥單」傳言,託人到台北一家自己沒去過的中藥店,購買號稱能消炎、止痛的黑藥丸。
楊婦表示,家人曾拿這些藥丸給檢驗單位化驗,未驗出類固醇,後來每次買兩斤,平均一粒六十元,一開始吃一粒就有效,後來藥量增加,一天最高吃到十粒才能止痛,吃了至少十年,花了上百萬元。
新陳代謝科主任黃怡瓔指出,有些藥物中的類固醇確實化驗不出來,切勿以為花錢檢驗過沒有問題,就能安心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