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雅雯台北報導】每年三至六月的腸病毒流行季,幼稚園、托兒所總因此連番停課,更有幼兒成為危及性命的重症,最大元兇就是腸病毒71型,未來預防方法將有新突破,國家衛生研究院自製腸病毒71型疫苗,動物實驗已完成毒性測驗及安全性確效,上月底通過衛生署審查,近期將在台大醫院、台北榮民總醫院展開第一期人體臨床試驗。
國衛院院長伍焜玉表示,目前預防腸病毒就是做好勤洗手等衛生習慣,不過預防效果無法全面、染病也沒有特效藥可治療,因此發展疫苗刻不容緩。國衛院掌握了研發的關鍵技術,今年進入申請人體試驗階段,第一期試驗預計收五十至一百名健康成人,測試疫苗的安全性,若健康成人受試後沒有問題,會進一步對最需要疫苗的兒童進行人體試驗。
伍焜玉指出,第一期臨床試驗結果約半年內可評估完成,之後還要依序完成第二、三期試驗才能上市,因此腸病毒71型疫苗恐怕趕不及在明年流行季之前完成,不過若試驗成果令人滿意,預估最快後年正式推出腸病毒疫苗。
腸病毒最常流行在台灣、東南亞以及中國大陸,疫苗的商機可期,國衛院日前也完成腸病毒疫苗的技術轉移招商說明,主任祕書江宏哲表示,不限於一家廠商可承接這項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