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窮人不配住小帝寶

任群宇 |2010.10.21
846觀看次
字級

台北市長郝龍斌不久前拋出,未來將考慮在仁愛路空軍總部遷移後的基地(小帝寶),興建只租不賣的社會住宅,幫助需要的人。

沒想到,此話一出,一堆中央官員與立委紛紛表示不妥,理由不外用這麼好的地段蓋社會住宅,入住的人會被貼標籤,而且如果賣掉這塊地,在郊區買更大的地興建,可以嘉惠更多人。

然而,追問郊區正在興建的平價國宅,有無可能撥出一定比例作為社會住宅,卻又是一堆推託之詞,如房租和貸款差不多,民眾可能想買不想租等。

中央官員說法,證明政府無心興建社會住宅,只是選舉接近,加上特定團體要求興建社會住宅,才勉強敷衍。

首先,誰說窮人只能住郊區?誰說郊區才有便宜的房價?誰說社會住宅只能提供給老病殘弱等弱勢?社會住宅的概念遠比中央官員想像的要大,如果興建只是幫助弱勢找到安身之所,就需要用便宜的郊區較大土地大量興建。

但是,社會住宅也可是散落在市中心的集合住宅,居住者也不一定是老弱病殘,可以是學生(宿舍),及未婚青年、新婚夫婦等中產階級,可穩定房價與租金,防止不肖投機客炒作。

老實說,頂級豪宅價格飆漲根本無所謂,因為小百姓買不起,今天大台北都會區的高房價問題,是極少數天價豪宅帶動了一般住宅行請,引發不合理的噴高,雖然房地產帶動了景氣榮景,讓執政者政績好看,但那完全是少數人玩的金錢遊戲,榮景無法反映到普羅市場,一般人反而受房價飆高波及,買房子變成不可能的任務。

其次,中央官員的功利主義心態明顯,更抱持窮人不配住都市核心的社會排除心態。興建社會住宅讓窮人有安身之所外,讓他們能以低廉價格享受原本享受不到的社會資源,如好的公共建設與學區,有機會在結構性不平等中翻身,不也是政府該做的嗎?

但中央官員卻說,會讓入住者被貼標籤,好像是為民眾著想,那政府為何不去撕標籤,反而民眾還沒被貼標籤前,就先貼標籤?

歐美的社會住宅不少是在都心,使用者也未必是老弱病殘,可能是一些還經濟能力不佳的中產階級,或必須在都市生活,但收入不高的文化創意工作者(如作家、藝術家),社會住宅等於是一種稅賦補貼,幫助特定產業的工作者減少生活壓力,並營造群聚效應,讓產業加速發展。

社會住宅明明有無限可能,卻被只想賣地蓋豪宅的中央官員局限了可能性,只想著老弱病殘只能住郊區,心態狹隘又缺乏想像力,更缺乏宏觀規畫國家發展的能力,難怪台灣喊了十年的產業升級,仍只聞樓梯響。

任群宇(北縣新店/金融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