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拼圖】公園裡的帳篷

謝鴻文 |2010.10.13
619觀看次
字級


夏天的名古屋頗炎熱,但住宿的伏見區,一出飯店便見成排成蔭的銀杏,如玉翠綠的葉色,薄薄嫩嫩好似嬰孩的小手,對著路人打招呼,更賞賜旅人的心幾許沁涼與安靜。

在巷弄街町左彎右拐,沿路發現地上的人孔蓋每一面都不一樣,經過巧思設計彩繪與馬賽克拼貼,俱是各種日本文化的代表圖像,行走之間變得有趣起來。

不知道究竟走了多久,直到走進白川公園,那兒有美術館、天文館匯集,感覺很像台北的植物園。緩緩走進公園深處,林間所見俱是凌亂搭建的藍色帆布,甚至有帳篷林立,樹幹與樹幹間繫起的繩索,大剌剌掛起各式各樣的衣物,有人來來回回穿梭出入,還有人蹲著就著一個鍋子烹煮起晚餐。起初我還以為是在辦什麼活動,經同行的前輩兒童文學作家林煥彰老師點醒,方知這些人都是遊民,樹林間簡陋的一切就是他們的家,看似接近自然比露宿街頭好些,但當我仔細觀看一些人蓬頭垢面的樣子,心裡還是有一陣酸楚與不忍,身處日本這樣高度文明,又有不錯的社會福利的國家,這些人會選擇成為遊民,究竟是發生了什麼事?

人生如此飄零遊蕩,公園這一方天地可是他們最後的歸依嗎?

更教人瞠目結舌的還在後頭,我們正要步上一座拱橋時,橋下一盞燈泡橘光晃動,一個中年男子全身赤裸裸的從一個鐵桶裡舀水洗澡,毫無遮掩的坦蕩,恐怕是習慣了,無畏了,什麼尊嚴或禮教,不過像是一塊他們啃不動也無福消受的牛排罷。也許對他們來說,能夠茍活著,能夠不餓著,能夠在炎夏洗去一身汗漬與髒黑,然後又可以就著天頂的星月,以天幕為被入睡,任此起彼落的鼾聲與夜蟲合鳴,這樣就心滿意足了。

我得承認我受到不小的驚嚇,初抵名古屋的第一夜,回飯店就寢前仍一直想著,要離開白川公園前我驀然回首凝望,樹林間燈光熹微,我忽覺那些暗隱的帳蓬與遊民是不該屬於這個世界的,其實他們是從外星球來的,他們是一群沒什麼欲望的世外之民。用這個異想天開的想法壓驚,我才能睡得安穩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