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采風】莆仙民間茶俗

曾壽淵 |2010.10.11
732觀看次
字級

茶在福建莆田、仙遊有悠久的歷史。茶葉始植於隋代,唐代成片種植。唐宋間,鄭宅(今賴店聖泉)茶葉已為貢品,名聞京都。壺公山「仙公茶」,係漢代胡真人所植,品茶已千年,馳名中外。

在唐代,莆仙人烹茶器皿以碗、甌為主,宋代飲茶用盞,所謂盞,口敞小,塗釉。有的用壺啜茶,曰之「壺小如香櫞。先嗅其香,再試其味,徐徐咀嚼而體貼之,清香撲鼻,舌有餘甘。」

上千年的飲茶史熏陶了莆仙以茶待客的禮俗。如若有朋自遠方來,一個精致小巧的茶壺,配幾個玲瓏別緻的茶杯,打開壺蓋,輕輕地撮一把茶葉,小心地放進去,沖上開水細細地蓋好,放在桌上或茶几悶一會兒,於平靜中透露出閒適。而後再緩緩地斟出來,也頗有「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之妙音,然後慢慢地細細品嚐,邊聊邊飲。

主人添茶時,客人無須站立,也無須雙手托茶杯,只需手指輕輕敲打桌面表示謝意。如果談話正在進行,只要轉眼望著斟茶人就算行了注目禮。若是處於站立中且拿著杯,可用手指輕輕敲打茶杯,這也是致謝的一種方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