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前,荒蕪且陽光充足的環境,讓陽性植物的松樹能很快占據了陽明山區,成為大片山林,隨著時光過去,蒼鬱的樹蔭讓松樹苗無法接觸陽光,這卻讓陰性或半陰性的台灣原生植物小樹苗恣意生長,取代外來的松樹樹種。
「保留本土樹種的繁衍,才是維持生態的最佳方式。」這是陳俊雄做義工的宗旨。他說,一種植物物種的滅絕,一定會造成另一種生物的二次滅絕,天然林內不同物種構成複雜的植物景觀,看似雜亂無章,種類卻極多,所能提供其他生物依存的環境也就愈豐富,這就是現代保育觀念中「生物多樣性」的景象,依著這認知,陳俊雄要在陽明山播撒樂活的種子,對人類如此,對動植物更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