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念完博士、完成博士後研究進入校園當教授,沒有實際教書經驗,是每位新進教授要面對的課題。近年來,各大學在取得五年五百億經費與教學卓越計畫後,開始注意教學,除了開學前舉辦各種新進教師的「新生訓練營」,開學後,也不定期舉辦討論會,甚至有校長到教室旁聽,讓菜鳥老師快速學會「怎麼當個好老師!」
以政大為例,今年有大約五十名新進教師,絕大多數不具備教書經驗,趁著開學前先來一場「新進教師研習營」,針對教學與研究,找來資深教授面授機宜,甚至還包租遊覽車,由資深行政人員擔任校園導覽員,讓菜鳥教授從熟悉學校環境開始,來一場老師的新生訓練。
榮獲九十七年教學特優教師的政大政治系副教授郭立民回憶,剛當老師時,他拚命準備課程內容,還要注意學生上課反應,「『累』是當時唯一的記憶」。若能有資深老師引導,確實會讓新進教授縮短摸索時間。
已有六年教學經驗的元智大學資工系助理教授歐昱言表示,當老師不比念書輕鬆,學生能否接受這麼多知識?上課節奏該如何拿捏?都需要時間「摸索」,加上自己還要繼續做研究,簡直是蠟燭兩頭燒。如今大學有各種幫忙新進教師的方案,現在的菜鳥教授比以前幸福多了。
台大教師新生訓練更是行之有年,九月初讓新進老師到南投的台大實驗林,「閉關二至三天,進行密集訓練,讓這群菜鳥教授盡快步上軌道。」
政大還推出「傳習制度」,鼓勵資深教師與幾位新進教師組成讀書會,由校方補助預算,不定期召開討論會,由資深老師指導菜鳥授課的竅門。
元智大學校長彭宗平更發揮雞婆個性,有空就到新進教師班上旁聽,偷偷觀察菜鳥教授如何上課。他說,有些老師根本管不住學生,整班無法安心上課。他只要看到類似狀況,都會私下傳授老師幾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