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教生悲歌 立法畫休止符

陳常慧(台北市/博士候選人) |2010.09.29
1214觀看次
字級

頻傳遭剝削 成廉價勞工 比外勞還不如 廠商違規 無法可管 須盡速制定法規 保障權益

媒體報導,一名剛從餐飲科畢業的女學生向立委投訴,她一月被學校派到餐廳建教合作,沒有簽署契約,因一天要工作七、八個小時,而且沒人指導須自行摸索,卻遭店長刁難,她工作十二天後向學校反映,未再上班,只領到兩百九十八元生活津貼,使她信心大失,感嘆不如外勞。

餐廳業者表示,是學生無故曠職,依公司規定扣錢。我認為,雖是各有理由,但建教生權益值得關注。

建教合作制度歷史悠久,顧名思義是具經濟功能及社會適應的職業教育制度,依職業教育法規定:「職業學校應配合社會需要,辦理推廣教育及建教合作;其辦法由教育部定之。」因此,由教育部中部辦公室頒訂「高級職業學校建教合作實施辦法」。

目前建教合作方式分為輪調式、階梯式與實習式三種,以輪調式為大宗,即在學校接受教育,並在建教合作機構接受技能教育訓練,學校教育與建教機構教育訓練以兩班為單位實施輪調,輪調期一至三個月為原則。據教育部中部辦公室統計,目前核定建教合作學校為四十六校,建教生約三萬五千人,範圍與人數雖有下降趨勢,但還是在後期中等教育階段,占有相當比例。

依高級職業學校建教合作實施辦法規定:「學校並應指派包含該科專業教師之教師若干人,定期至建教合作機構進行訪視。」但仍無法化解超時工作、待遇過低、加班費不足與建教機構管理威權等爭議,而且學校即便發現爭議,也未積極處置,顯示建教合作制度有環節出現了問題。

這可能與建教合作學校與事業機構長期合作,有龐大的利益糾葛有關,因而未積極處置爭議,才愈演愈烈,使涉世未深的學子孤立無援,不知如何保障自己權益,有失去依靠的感覺。

但教育部對建教生頻被剝削,表示依現行規定沒法規範,筆者認為,建教生除要學習一技之長,還要幫助解決家庭經濟困境,並比同儕早進入職場,若因建教機構的剝削使他們失去信心,將衍生更多問題,教育主管單位不能以發展經濟為由,透過建教合作制度,提供企業「廉價勞工」,應保障學生受教權與勞動權益,希望能盡速制定處置違約廠商的法規,維護建教生的勞動人權。

陳常慧(台北市/博士候選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