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不景氣、就業不易 高教無限擴充 高學歷者人力過剩 教育、經建部會應檢討政策
高普考放榜,有一百七十八名博士考取高考,另有六十一名博士考需高中職學歷的普考,五名上榜。 
國家考試報考人數近年屢創新高,錄取率卻屢創新低,不但中高齡考生激增,「高資低考」也成常態,反映的正是就業不易、中高齡失業者增加的趨勢。
五名考取普考的博士,考試院請他們分享經驗,但沒人有意願,有考取的博士說,純粹希望先找到穩定工作,讓家人安心;不願現身恐怕是對「高資低考」尷尬吧,至於說公職是穩定工作,那麼原先是待業中,或做的是「不穩定工作」嗎?
在台灣錢淹腳目時代,公務員不吃香,大家都想往民間企業發展、領高薪,如今情勢逆轉,民間企業起薪兩萬元出頭,高考三級起薪四萬五千元、普考也有三萬五千元,大家反而都想當公務員。
雖然考試院正研究「公務員淘汰制」,也就是公家機關也會「裁員」,公務員「錢多事少離家近」的時代將過去,不過,工作穩定加上起薪高,還是有吸引力。
倒是,考選部官員「提醒」,除了公職,人生還是有很多其他選擇,「如果考了三到五次還是沒考上,就要思考人生是不是有另外的規畫」,還說「現在是行行出狀元的時代,不要把人生最好的時段都放在國考」。
但博士連工作都找不到,還奢談什麼行行出狀元?「人生最好的時段」都在待業或做派遣工,還談什麼「另外的規畫」?
大學無限擴充,也是造成這種現象的因素之一。
考選部表示「明年高考改新制,大學畢業才能報考」,這是當然,因為大學錄取率近百分百,而高考三級錄取率最低的是文化行政類科(不到百分之一),也是因濫設系所,無專長可言,當然只能報考這個類科。
至於每四個考生就有一名碩博士,不也是失業率高、一窩蜂讀研究所的結果?
博士考取普考是該恭喜,還是嘆息?教育部恐怕要好好思量高等教育政策,經建部會更該想想,怎麼復甦經濟,降低失業率。
尹建忠(台北市/公務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