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氣生活--番石榴 多酚成分 有益血糖保健

桐歌 |2006.07.08
1188觀看次
字級

現代人追求更精緻的生活,不只要吃得飽,更希望能吃得好;擁有「水果王國」美譽的台灣,番石榴(俗稱芭樂)是民眾平常愛吃的水果;由於營養價高,也可入藥,適當食用更可抑制糖尿病;番石榴屬於桃金孃科,常綠、多年生灌木植物,除了鮮食外,也可製成果汁、蜜餞。

番石榴身世 移民引入台

番石榴原產於熱帶美洲,後由西班牙人傳至歐洲,才開始傳到世界各地,也傳到中國大陸南方。因果實多籽,類似石榴而得名。一六九四年由大陸移民渡海帶來番石榴,台灣先民稱之為「拔仔」,有一百五十多種,近年來美化其名稱為「芭樂」。

番石榴一年四季都可收成,但以九月至十一月為盛產期。每公頃番石榴產量僅次於木瓜和鳳梨,是台灣重要的熱帶水果之一,栽培面積已達六千公頃,生產地集中在彰化、南投、嘉義、台南、高雄縣及宜蘭。

富維他命C 營養價值高

就番石榴的維他命C而言,比橘子高八倍,比西瓜、鳳梨多三十到八十倍,是人體攝取維他命C最重要的來源,又含有豐富的鐵、磷、鈣,種子鐵的含量為熱帶果實中最多的一種,因此吃時最好連種子細嚼慢嚥,或配合纖維豐富的水果如柚子同吃。果實除鮮食外還可加工,如果醬、果乾、醋或釀酒,最富盛名的是芭樂果汁。

番石榴心葉芳香,將葉片去毛曬乾用來沖泡當茶可治暑熱;也有婦女用番石榴葉煮水洗頭髮,據說能使毛髮黑潤柔軟。樹皮和葉片具有治療皮膚病、皮膚粗糙或咳嗽、喉痛的藥效,心葉搗汁治腹瀉,乾的枝幹可當柴火,小朋友也常拿著實心的番石榴木,放在手上慢慢削成陀螺當玩具,所以不要輕看到處可見的芭樂樹,它們可是人類的照護者。

性溫味甘澀 養身功能多

番石榴性溫味甘澀,其功效可收斂止瀉、止血作用。主治病症有:急性腸胃炎、痢疾、小兒腹瀉、急性咽喉炎、痔瘡疼痛、瘡癤或傷口久不收口、燙火傷等;但須注意不宜大量食用、有實熱便秘者忌食。臨床應用於:急性胃腸炎,鮮番石榴半斤搗爛,水煎服,每天三次。此外糖尿病症,用鮮果三兩搗爛後,榨取汁液,飯前服用,每天三次。

糖尿病慎食 忌高溫烹煮

生技業者李尚祐表示,隨著台灣社會進步,飲食精緻化,食品飲料中的糖分添加量增加,肥胖導致糖尿病比例逐年增加。糖尿病的併發症多,對生活造成莫大不便,就連青少年與兒童也免不了糖尿病的威脅。在美國,一九九○到二○○五的十五年間,兒童與青少年因肥胖而導致的第二型糖尿病比例暴增了十五倍。

李尚祐說,其實番石榴葉中含有的多酚成分的確對血糖保健有幫助,但使用高溫烹煮,破壞有效成分,再加上過量雞肉蛋白的代謝物反而可能損壞胰臟,因而加重病情造成糖尿病酮酸中毒,因此糖尿病患如使用須謹慎。

多酚降血脂 消費者歡迎

一九九二年以來,番石榴葉首先由台北醫學大學藥生藥學研究所所長,開始研究其多酚成分,四年多前日本養樂多公司證實具控制血糖的功效、並獲得日本厚生勞動省批准為健康食品,全世界番石榴葉的抗氧化、防癌、降血脂、防止胃潰瘍、整腸的研究報告,陸續被提出。在日本,番石榴葉茶在保健茶飲市場中一直占有一席之地,頗得消費者信心。

李尚祐指出,番石榴葉所含多酚可抑制糖類分解酵素的活性,減少糖分吸收,降低飯後血糖的峰值。製成粉狀後所含膳食纖維可以減緩糖類分子在腸道中的擴散吸收速率,功能與綠茶粉相同。

其他血糖保健產品,還有早期的薏仁粉、山苦瓜、山藥、蘆薈、番石榴乾、川七、玉米鬚、冬瓜皮等,一直到近年流行的綠茶粉、香椿、仙人掌。產品也逐漸由「偏方」、「民間療法」的形象,經由醫學實驗日漸確認功效機制。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