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乍起,母親打來電話:「天涼了,早晚多添衣。院中的石榴熟了,我給你留著。」不覺眼濕潤潤,於是決定回鄉下去。
童年時,院裡就植有一株石榴樹。曾問母親什麼時候種的,母親告訴我是她嫁來時種下的。每年初夏盛開著紅豔的花,金秋掛著紅通通的果實,成為小院唯一的著色風景,靜默地看著人來人往。
推開院門,母親不在。一股熟悉的氣息撲來,引我朝石榴樹走去。大如碗口的石榴,或隱或現地掛在枝葉間。裸露在外的,被晚霞映得像隻隻紅燈籠。
初夏火紅的花吐放於綠葉中,互相映襯,格外耀眼。如王安石詩云:「濃綠萬枝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每當此時,總愛仰頭數那幾十百朵石榴花,數得脖子酸痛了,還是數不清。母親總笑著說:「別數了,一個也少不了,都是你的。」
不久,花紛紛落下,小石榴冒出來,綠得可愛。一天天過去,石榴也豐滿起來。到了中秋節,石榴成熟了,成熟的石榴果近圓球形,花萼宿存,色橙紅、黃白渾染,布著紅暈,並有青翠光澤。成熟的石榴,剝開紅紅的外殼,一顆顆石榴籽兒晶瑩剔透,令人垂涎欲滴,酸甜的汁液清涼甘美。成熟的石榴如不及時採摘,就會裂開,再不摘,會招來麻雀,可見石榴味美。
母親總會送給左鄰右舍。石榴雖是普通水果,但在大家心目中卻舉足輕重。因籽多,被賦予人丁興旺的寓意。儲存的石榴,到了冬季,一家人圍坐,拿出掰開,細細品嘗,望著窗外皚皚白雪,其樂融融。
「回來了!」母親的聲音在身後響起,將我從回憶中拉回,母親小心翼翼地從枝上摘下一個石榴,掰開遞給我。拿在手裡,一股暖流湧動,取出放進嘴裡,清甜沁入心底,一股濃濃的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