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些社會案件,真應驗了古人所說的「飢寒起盜心」,讓人鼻酸。
有名武術散打選手,為了籌措老婆跟兒子醫藥費,向朋友借錢未果,情急下拿電擊棒搶婦人的金項鍊;不久之後,嘉義有名父親因不忍女兒每天步行十公里,才能搭公車上學,跑到住家附近國中偷竊腳踏車,警方到他家,發現沒水、沒電,女兒念書還得靠路燈餘光,飲用水及洗澡則是接農田灌溉水。
不少熱心民眾聞訊後,雪中送炭送上關懷,讓犯錯者感動,但因飢寒而起的盜心、盜行,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對主政者無言的悲痛控訴。這些犯錯者並不是窮凶惡極之人,是因落入經濟困境而犯錯,嚴格說來,是因主政者無法創造財富,及未建構足以保障弱勢的社會安全網。
我認為,振興經濟是無法一蹴可幾,但應強化社會安全網。日前媒體披露,台灣有六十萬人因欠費等原因健保卡被鎖,雖然行政院長吳敦義指示,低收入戶等三十萬人即便被鎖卡,在需要就醫時不可拒絕,但他們的醫藥費仍沒有著落,況且另外三十萬人怎麼辦?
健保是保障全民健康,特別是弱勢者,如今弱勢者反而因一時無法繳納保費,就失去保障,有關單位卻沒想過透過制度(保費、稅收等)讓富人幫助窮人改善困境(由基本工資僅微調六百元,遺產稅與綜所稅卻大減,可窺一二),反而讓窮人走上絕路或歹途,真令人悲憤。
當我想到政府社福支出竟得靠彩券盈餘補貼,但是軍公教薪資福利優渥,甚至連退休後子女的教育費用都能補助,而且政府是以舉債支應,就想問,政府為什麼不舉債支應社福支出,幫助真正需要幫助的人?
窮人只希望能住的安穩、能三餐溫飽、生病了能看診、能受基礎教育…,如此而已,只要政府願意省一點給富人的讓利,或軍公教優渥的薪資福利,幫助貧窮線以下的人民,台灣的貧富差距就能縮小,治安問題也能減少。
健次(北縣新店/文化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