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田變豪宅 農發變農損

張正綱 |2010.09.10
1035觀看次
字級

報載「農業發展條例」二○○○年修正通過,讓沒有自用農舍的農民,可用集村方式興建農舍,但十年來,農地經營仍未起色,卻多了很多豪宅,監察院糾正農委會與內政部,要求行政院督導改善。

集村農舍享有免徵田賦、地價稅、土地增值稅等福利,但建築基地多位於優良農田,極少數才真正經營農業。以宜蘭為例,雪隧通車後,很多台北人到宜蘭遊玩,往往驚訝宜蘭農田矗立的一棟棟豪華農舍,讚嘆宜蘭很美,連建築都各具特色。

但仔細想想,宜蘭建蔽率放寬,完整農地被切割成一棟棟豪華農舍,田野正逐漸消失,水泥叢林正逐漸取代綠色阡陌,宜蘭的地景地貌和環境大受破壞,未來可能看不到農村景觀了。

政府通過農發條例,希望活絡鄉村農業經濟,鼓勵更多人加入農耕行列,因此非農民也可買賣農地、蓋農舍,結果購地蓋農舍的幾乎都不是農民,反而是外來人買地建造,更多是建商搶建待價而沽。

而且,許多新蓋的農舍是當餐飲、咖啡屋、民宿等經營商業,這些農舍沒有汙水排放設施,直接排放到農田溝渠,造成土地和農作物汙染,但是「農民」合法興建,無可奈何。

宜蘭農地在北宜高開通與政府休耕政策兩面夾擊下,正快速消逝。宜蘭的農村活絡了,房舍變美了,但農夫、農田也減少了。

良田變工業區,曾是苗栗大埔農民抗爭而引發全國關注的議題,但宜蘭的良田變豪宅,可有人關心?

農地破碎化,意味著每個農戶生產的規模太小,生產成本無法降低,農業收入無法養家活口,久而久之,年輕人不願投入農業,導致農村人口加速老化。

糧食價格為什麼會不斷上揚?就是因為農地不見了,監察院糾正農委會與內政部,政府高層不能等閒視之。

張正綱(台北市/自由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