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范楊榜 耕墨軒門人
從小對於書法便有一股喜好,只因為並沒有寫得很好,而錯失學習的光陰。直到二專,進入書法社,開始了長時間的自我訓練。
進入社會後,得遇明師李鳳山師父,跟隨李師父練功及修行,有一天,師父帶領我們一群師兄姊到新生藝廊看畫展,我親眼目睹師父當下為欽聃老師把五十肩的老毛病調好,前後只花了十分鐘,就讓欽聃老師能繼續揮毫,因著這份緣分,促成了我們有幸跟隨欽聃老師習畫,欽聃老師從此就成為平甩功的擁護者,五十肩也不藥而癒了。
欽聃老師培育英才,學生遍布海內外,亦在國內外的書畫比賽,屢獲大獎。有一回與老師聊天,老師說:「現在很多來學畫的都是職業學生,因為他們只想學畫,不肯花時間練字,故而畫了一幅好畫卻無法題字,只好請老師代勞。」老師的話讓我們做學生的心生警惕,更期許自己要勤下功夫磨出成績來。
每次到老師家中學畫,老師總待我們如親人一般,和我們說人生、談觀念。
家師鳳山師父常常告訴我們,這些大師們是中華文化的活寶貝,要好好護持,讓他們的精神得以傳承。因此,開設了大德仙修班,讓前輩們共修共聚,修習養生氣功,欽聃老師對梅門的大小活動一向是全力支持,大家一同傳承文化傳,做各項社會公益。欽聃老師所到之處總帶來令人難忘的熱情笑容,一代大師,如此平易近人、重情重義,在所有人的心中,都留下了永恆的典範。
所有和老師學過的弟子,不管到什麼地方,都會懷念和老師學習的時光,因為老師對學生的真心關愛,親如家人,讓每一個人的心中,總是充滿著喜悅和安心,學生能回饋給老師和社會的,就是將所學一步一步的向外推陳,讓中華文化淵遠流長,萬世流芳。老師,我們永遠想您,愛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