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中訊】台中三十二歲陳姓女子反覆經痛、肛門痛,長達五年一直以為自己得了痔瘡,還動過相關手術,症狀仍無法改善,最近才到台中慈濟醫院婦產科檢查,發現竟是子宮內膜異位造成,病灶侵犯到輸卵管、卵巢,還有嚴重的骨盆腔粘連。
陳姓女子說,每次月經來痛得要命,但一直以為是「體質比較冷」,不以為意,後來出現肛門痛,常感覺肛門有壓迫,解便卻解不乾淨,找泌尿科、大腸直腸等科治療,卻一直無法改善,已達五年之久。
她最近因結婚三年卻一直無法受孕,心理壓力很大才求診,台中慈濟醫院醫師陳智賢診斷她有子宮內膜異位症病灶,且因已侵犯到輸卵管、卵巢、子宮薦骨韌帶,還有嚴重的骨盆腔粘連,輸卵管也有水腫及阻塞現象,才會出現連肛門也疼痛情形。
陳智賢指出,「子宮內膜異位症」是子宮內膜組織長在不正常的位置,最常引起的症狀是月經痛及不孕症,這名婦人較特殊,壓迫肛門位置,才有肛門痛,明明很想上廁所,卻始終排得不多或是排不乾淨,讓人誤以為是痔瘡。
子宮內膜異位症常見在三十、四十歲婦女身上,不論能不能生育的婦女,都可能出現;陳智賢醫師指出,能生育的婦女發生比例低一點,約為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五,不孕症病人則高達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五十之多,如是初經來就開始疼痛的族群,一般來說問題並不大,如果是成年型才痛的那種,就要懷疑有沒有其他病症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