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書宏專題報導】「我不是一開始就懷抱著攀登百岳高山的理想,只是為了一睹曾出現夢中無數次的雪景。」江秀真說,高二時為一償賞雪的夙願,她參加救國團登雪山活動,當時帶隊教官告訴她:「登頂不是重點,而是不斷挑戰自我。」自此與山結下了不解之緣。
一九八七年,當時十七歲的江秀真,開始陸續攀登國內各大山岳,並當起登山社團的實習嚮導,一方面也參加學校田徑隊與四百公尺跨欄校隊,為她日後登山,奠定下良好的體能基礎。
見識變換莫測的美景後,讓江秀真愛上了山。她說,山就像母親,時而溫暖,時而嚴厲,尤其是在登頂後,可看得更遠、更廣,這也是她選擇繼續站在山頂的理由。
高中時期開始登山,江秀真過程中結交許多山友,也獲許多登山資訊與技巧。當時她心中浮現一個夢想:「我也想站在世界最高峰上登高望遠!」於是,她開始計畫攀登珠峰。
一九九五年,江秀真勇於攀向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其艱辛過程不足外人道。江秀真說,與隊友每天都面對著「生命瞬即消逝」的危險,除要適應嚴峻的氣候外,體力更是一大考驗。
「那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事,尤其對一個女孩子而言,太辛苦了……」江秀真回憶,負著沉重行李,白日走在三十度高溫裡,夜晚卻陡降至零下三、四十度,尤其面對即將登頂的最後一段路,更是天人交戰的關鍵時刻。
江秀真說,登頂前的內心是掙扎的,腦海掠過體力、氣候、家人、夢想等,這何嘗不是人生重要關卡的抉擇?那年,她帶著眾人的期望,成功登上珠峰,成為台灣第一位攀登世界最高峰的女性,人生也自此有了新的開展。
這次的攻頂對江秀真而言,只是夢想的開始,而二○○六年的「世界七頂峰攀登隊」計畫,讓她挑戰的夢想再度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