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偏不倚】「泰雅胡適 馬紹‧莫那的傳奇人生

須文蔚 |2010.08.23
1824觀看次
字級

和花蓮縣教育網路中心張榮錦老師一起到秀林鄉,訪視加灣部落新設的數位機會中心,時間近黃昏,午後陣雨敲打在鐵皮屋頂上,教人以為是一群頑皮的孩子跑上屋頂擊鼓。

談及加灣部落數位機會中心未來要如何自主營運?有什麼手工藝品可以為社區帶來營收 ?大家七嘴八舌討論著。張老師突然望著兩只藤編的籃子,很感傷地提及:「你們知道秀林鄉出過一個學者型的鄉長?他曾經說過要教我編藤籃。」

我們一行人都沉默不語,張老師說:「廖守臣,我花蓮高中的歷史老師,後來也是我的同事。」

漢名廖守臣的馬紹‧莫那生於民國二十八年,畢業於台大歷史系,求學期間受到陳奇祿、李亦園影響,開始認同自己的泰雅文化,因此從大學時代即開始投入原住民文化的採擷及研究工作。在民國五十六年返鄉任教於花蓮高中。在這段期間,他不僅是一個學生敬重的歷史老師,更勤快地上山下海,挖掘原住民的文化、歷史根源。中研院院士李亦園就曾推崇廖守臣能研究泰雅族文化,啟蒙了許多族人研究自身的文化,功不可沒。

張榮錦老師說,或許是部落裡的知識分子總覺得應當擔任頭目,服務族人。廖守臣在擔任教師十年後,辭去教師出馬競選秀林鄉長,高票當選,並獲得連任。民國七十一年二月九日的《聯合報》記載著:

副總統謝東閔先生昨天盛讚花蓮縣秀林鄉鄉長廖守臣為鄉梓服務的熱忱,並譽為「人才留鄉」最好的榜樣。

足見廖守臣在當時地方政壇,不但風評好,更是一個原住民知識分子投身政壇的典範。

他卸任後,卻因為官司纏身鋃鐺入獄。張榮錦老師說,更悲哀的是,同一時間廖守臣從高雄醫學院畢業的獨生子,竟在花蓮的一場車禍中亡故,讓廖守臣陷入空前的悲劇中。

出獄後廖守臣教過補習班、務農、組織文史工作室,終其一生,兢兢業業在泰雅族文化的研究,他是國內唯一踏遍全省二百五十五個泰雅族部落的學者,有人將他比擬成「泰雅胡適」,所幸廖守臣的努力沒有遭到埋沒,民國八十六年,慈濟醫學暨人文社會學院校長李明亮,破格以顧問的名義,聘用他為該校的講師。

進入學院的廖守臣,用他生命的最後兩年,窮經皓首,勤跑田野,完成了台東縣阿美族社會組織的調查研究、阿美族傳統醫療的初探、泰雅族的疾病與治療、泰雅族賽德克族群歷史與傳統文化的追溯。《聯合報》記者張彩芸指出,即使知道自己罹患肝硬化,廖守臣仍卷不離手,甚至在病榻上也未停筆,臨終時還淚流滿面地訴說,時間不夠用,還有很多事還沒做。

張榮錦老師眼眶有些泛紅地說 :「我始終沒有機會學會廖老師編織的手藝。」

我們一行人走出加灣數位機會中心時,一群太魯閣族的孩子在屋簷下等雨過天青,命運之神是否會眷顧馬紹‧莫那深愛的部落 ?一滴春雨從領間滴落,我打了個冷顫,更覺得肩頭沉重。

(本專欄每周一刊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