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童軍 日行一善 三好人生

鄧淑明 |2010.08.22
803觀看次
字級

你對童軍的印象是什麼?童軍團活動對青少年的身心發展有何影響?八月十五日佛光童軍團總團執行長李耀淳、旗山佛光童軍團總團長林文輝、南屏佛光童軍團幼童軍團長洪絹添、台北佛光童軍團羅浮童軍洪甘霖、台北佛光童軍團服務員陳藝文等人,在佛光童軍十周年之際,於佛光山福慧家園共修會,與近六百人分享佛光童軍成長的點滴。

做中學學中做 獨立自主

執行長李耀淳表示,十年前星雲大師決定成立佛光童軍團,有人質疑,為什麼要在道場辦童軍團?其實童軍活動是一種社會教育,目的在於彌補學校教育的不足;而童軍運動的創始人貝登堡爵士也說過:宗教是培育品格的基石。

佛光童軍團除傳授一般童軍的技能外,更將佛門行儀、抄經修持、品德教育、節能減碳、花東自行車二百二十公里挑戰、環保護生、生活教育等融入童軍學習活動中。

活動與時俱進 接軌世界

「佛光童軍世界大會與其他國家語系的童軍互動,給予童軍一把開啟世界之門的鑰匙。」林文輝認為,很榮幸當一位童軍團服務員,感覺自己不會變老,穿上童軍服備感榮耀。

他曾經到四川協助賑災,發現當地的小朋友表達能力很強,回台後,開始注重童軍的表達及邏輯思考能力。在營隊活動中,亦安排一連串的挑戰任務,除了體能訓練外,童軍們還要學習如何領導小隊,互助合作,面對壓力不怕苦、不怕難,要讓童軍擺脫「草莓族」。

服務體會關愛 三好理念

洪絹添在當服務員的經歷中,用愛的教育以及三好運動理念,不但感化了原住民孩子,也引導自己的孩子在叛逆期走上正軌。

他分享,有位幼團軍的媽媽,知道自己孩子好動,經常闖禍不受歡迎,但孩子畢竟是家長手中的寶,這位媽媽將孩子送來佛光童軍團,經過服務員不斷以愛的教育,灌輸三好運動理念: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及同儕的影響,而逐漸瞭解應該守規矩,於潛移默化中改變了行為,不再是鄰居口中愛鬧事的調皮鬼。

生活教育做起 不會變壞

有人質疑參加童軍不是都在玩嗎?洪甘霖十年前參加佛光幼童軍,一路到羅浮童軍,除面對升學考試期間,幾乎每周都參與童軍團訓練。如今洪甘霖不但是建國中學畢業生,更是陽明大學醫學院高材生。

洪甘霖現身說法:「童軍團所有的活動都是在學習,從生活教育中做起。舉凡最基本的摺棉被、摺衣服,到野炊、露營等,無不是在學習。童軍活動可以幫助自律生活,有效安排利用時間;學習團隊合作、增進溝通及表達能力;養成獨立自主的個性及多元的技能等。」能考上陽明大學醫學院,就是最佳證明。

感情融洽 佛光童軍家庭

陳藝文自北一女畢業後,目前在台北師院進修當中。從小就參加佛光童軍團的她表示,一家四口都是童軍服務員。每天家人的共同話題就是童軍,每當有童軍活動摺也一定是全家行動,全家感情融洽,是人人稱羨的「佛光童軍家庭」。

「童軍不只是童軍,其背後有很多意涵。」陳藝文舉例,有位佛光童軍因為服務獨居老人而立志為長者服務,後來順利推甄上了台大醫學院「服務醫療系」。此外,童軍戶外活動也被青年學子當作減緩考試壓力的方式,有助於課業成長。

「星雲大師建立佛光童軍團,日行一善,朝智仁勇目標前進,就是真善美的表現,也是實踐三好運動,建設人間佛教具體展現。」執行長李耀淳歡迎親子一起加入佛光童軍團,爸爸、媽媽擔任服務員,親子共學、一起成長修福修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