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許多看似微小,卻美好無比的感動,時常在相隔多年的記憶中,兀自發亮、觸動著我。
記得上小學的第一天,奶奶牽著我的手去學校,沿路細心而認真地叮嚀我上學的路線。奶奶為了安撫不安的我,在舊家樓下的花圃摘了一朵紅花,教我從花萼吸吮它香甜的花蜜。然後又摘下一片薄荷葉清洗,讓我含著散步上學。我不知道紅花的名字,只知道它好美好甜;薄荷葉的清涼沁香,也悄悄安撫了我上學前焦慮的心情。後來我自己會認路了,便規畫出自己喜歡的上學路線。我時常故意繞到以前讀過的幼稚園籬笆外,去看看小操場上的鞦韆和溜滑梯。那些矮小的遊樂設施,充滿著我和已經搬家的死黨之間的回憶。
小時候我很喜歡跟著奶奶上傳統市場,當奶奶在琳瑯滿目的攤位前揀選爽口的蔬菜,我也會有樣學樣地跟著敲打瓜果,去聆聽瓜殼裡迴響的新鮮密碼。縱使聽不出所以然,卻總覺得能和奶奶做一樣的動作,就會有「我們是一國」的親密感。
市場裡有間廟,三叔公在裡頭為人解籤詩。我常親暱地坐在三叔公的身旁,好奇地聽著三叔公用河洛話朗讀籤詩上的語句。廟裡聳天的梁柱,上頭龍騰雲繞的精緻雕塑,更是讓我看到目不暇給而流連忘返。紅花的花蜜、薄荷的辛香、幼稚園操場、市場的吆喝聲、寺廟的香火……,這些不起眼的物件場景,凝聚成了我回憶中的美好點滴。
其實不需要捨近求遠,只要我們學習放慢節奏、細心去觀察、感受當下的美,這些令人愉悅的小小美好,只消閉上眼睛,就能從回憶中浮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