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防部公布「二○一○年中國軍力報告」,結論是台海兩岸軍力失衡,持續向大陸方面傾斜;只是美國國防部做出這樣的報告,又不肯提供足以使台海兩岸平衡的武力給台灣。試問,台灣還需要向美國軍購嗎?
五角大廈的報告指出,儘管兩岸關係已趨和緩,經濟文化交流日益熱絡,但是大陸對台軍事部署沒有減少,在廣州、南京、濟南軍區部署最精良的武器,依舊在台海對面部署上千枚的短程彈道飛彈,中國軍方的近程目標還是聚焦台灣。報告中還強調,美國仍保有足夠力量,反制中國對台動武或威嚇的行動。
這是五角大廈純就軍力上評估,並沒有加註白宮的意見,如加上政治的考量,這份報告的說明和結論當然會有很大的不同。因為歐巴馬政府對於中國的現行政策是「鼓勵中國成為負責任的夥伴」,提供技術協助中國經濟成長。因此,儘管五角大廈曾經建議軍售台灣F16C/D型戰機,白宮卻不同意。
五角大廈反映了大多數台灣人的疑慮,為什麼兩岸關係已趨和解,中國還繼續對台灣保持軍事威脅?細看五角大廈的報告,若純粹從兩岸關係和緩的觀點,這份報告雖是基於事實,但說明中不無挑撥離間的意味。我們也同意五角大廈的分析,但是不禁要問:為何美國又不肯提供足夠的武器給台灣?
台海軍力失衡是眾所皆知的事實,中國大陸對台仍然部署強大的軍力,當然是兩岸間還沒在軍事方面進行協商,但不意味著兩岸不能在軍事上達成協議。解鈴還需繫鈴人,兩岸間的對峙當然要透過兩岸協商來解決,長期依賴美國,只是讓它左右逢源而已。自中美斷交之後,就依「台灣關係法」向美軍購。軍購多年,台海軍力依然失衡。據軍事專家分析,台海如發生戰爭,台灣只能抵抗兩天。試問:軍購有何意義?
台灣每年要花費六千億元的軍事預算,如把這筆預算用在建設上,用在社會福利上,台灣的經濟實力和國民福利一定在世界排名前列。
軍購只會提升兩岸間的緊張關係。返本還原,解決兩岸軍事爭端必須解除台海的武力對峙,如何解除?當然是透過協商。在今天政治人物如還企圖以戰爭解決問題,不僅是野蠻的行為,也是背離人道的行徑。兩岸間只有和平解決爭端才符合兩岸人民最大的利益。
立法院剛通過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兩岸間從文化交流到經濟架構協議的簽定,顯示雙方已經漸漸達成合作共識;下一步則應該進行軍事協商,讓兩岸增加善意,最後再透過政治協商,和平解決兩岸問題,才是長治久安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