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高等行政法院裁定中科三期、四期停工,對全力招商引資的馬政府與民間企業造成極大衝擊;行政院長吳敦義日昨表示,中科管理局已補送居民健康風險評估,若順利獲審查通過,中科三期的烏雲很快可以驅散。在環評審查備受各界質疑情況下,新一波審查應確實做好為人民健康安全把關工作,環評書件若有不實,必須追究責任。
前環評委員文魯彬日前投書媒體指出,當年參與中科三期環評審查,中科管理局的報告草率,有部分資料不實;當年在官方代表堅持下表決通過環評。從以往的經驗來看,從台塑大煉鋼廠、台塑六輕擴建、彰工火力發電廠、國光石化、竹科龍潭基地到中科三期等,都是「利潤私有化、成本社會化」的例子。
五年前提出中科三期環評訴訟的后里農民廖明田指出
:「后里人致癌率全國第三高,三分之一居民血液戴奧辛濃度超標;但中科管理局不願進行新舊汙染加總評估,后里人很慘。」有關廢水排放的影響範圍,當時中科管理局的環評書對可能汙染範圍指為二公頃,後來改口承認有二百公頃,出現高達百倍的落差。當初負責鑑定中科三期有害物質鑑定的學者無法取得友達、旭能等廠商使用化學物質的完整清單。針對種種資料不實與不完整,當地農民與環保團體因此痛批環評淪為黑箱作業。
面對外界質疑,在中科三、四期總投資額高達六千億元的友達董事長李焜耀曾多次向媒體表示,「友達的廢水排放均符合標準,但環保署始終不敢對外講清楚」。試問,如果友達的廢水排放完全符合標準,學者為何無法取得該廠使用化學物質的完整清單,沒有完整清單如何能進行健康風險評估
?這些關鍵資料怎能由環保署代廠商說明呢?
從小在苗栗後龍長大的友達董事長李焜耀,父親是碾米廠老闆,曾表示對農民與農家有一份特別深的感情。但是,對於后里居民而言,友達更應做的是拿出誠意提供健康風險評估所需資料,而不是去認養農田或插秧。
對高等行政法院的裁定,行政院已做出停工不停產的決定,把友達、旭能等廠商視為第三者,因此不必停止營運。事實上,廠商怎能置身事外呢?廠商計畫在中科進行如此大手筆的投資,為當地帶來新的工作機會與繁榮,后里鄉親們歡迎都來不及,怎麼可能忍心逼走企業呢?面對后里居民對環保的疑慮,身為中科三期、四期最大投資廠商的友達,除了批評台灣「有幾個政府?」之外,也應主動對外釋疑,並努力做好敦親睦鄰工作,這是大企業必須負起的社會責任。
中科三期健康風險評估的審查,先前有許多黑箱作業的弊端,主管機關應避免重蹈覆轍
;對於環評書件提供不實資料者,更應追究責任;否則,這樣的環評結果無法取信於社會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