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邱麗玥台北報導】衛生署本月核准醫界使用腰椎人工椎間盤置換術,這項新手術可有效改善背痛問題,加上風險小,有不少民眾詢問。但醫師表示,並非所有椎間盤病變,皆可施行人工椎間盤置換術,建議有背痛問題者,先尋求復健、藥物治療。
利用人工關節置換手術改善關節疼痛,在骨科已有三十年歷史,但過去較熟悉的是膝關節與髖關節的人工關節置換,但存在組織力量重新分配,加速鄰近關節退化的後遺症,人工椎間盤置換手術以活動式、點對點的方式處理病灶,可減少手術風險與後遺症。
林口長庚醫院骨脊椎科醫師游家偉指出,繼頸椎人工椎間盤置換術通過審核後,腰椎人工椎間盤置換術於本月開放施行,雖然新手術可以有效減少背痛,提早恢復活動與工作,保留腰椎柔軟性,但是,並非所有的椎間盤病變皆適用。
他說,年紀過小骨骼未成熟、年紀過大骨質疏鬆,或合併有脊椎側彎、脊椎滑脫或脊椎狹窄症者,皆不適合接受腰椎人工椎間盤置換術。
骨脊椎科醫師賴伯亮表示,若因椎間盤退化、脫水、失去彈性而造成背痛,或曾接受椎間盤突出手術後仍殘留背痛者,都可考慮這項新手術。
手術時間只需一至二小時,但費用不便宜,須自費二十至二十五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