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耗資三十七億元採購的台鐵列車自動防護(ATP)系統近日故障率往上飆升,連帶影響行車準點率,列車延誤頻繁,迫使台鐵關閉ATP,但這卻使行車安全受到威脅。台鐵副局長黃民仁表示,如果找不出ATP故障原因,不排除與廠商解約。
台鐵運務處長鄒錦松指出,舊式ATP好像不耐高溫,五月上旬天氣轉熱,故障率也隨之增加,列車不是卡在半途無法動彈,就是只能以時速十五公里的慢速行進,六月平均一天約有五、六十列次因此誤點,單日累計誤點分鐘數高達十幾小時。
由於ATP對營運干擾太大,台鐵不得不關閉舊式ATP,並依照規定,每個列車加派一名駕駛,輔助原來的司機注意車速並保持安全距離。但近來因故障情況屢增,司機員嚴重不足,以致有部分列車,在無ATP安全系統,也無加派人手的情形下,違規開行。
台鐵機務和電務部門曾向交通部次長、台灣鐵路局代理局長何煖軒建議,全面停用ATP,等找出原因後再重新啟用,停用期間,由列車長協助司機員開車;不過,台鐵高層認為,列車長不懂開車,讓他們去駕駛艙,無助降低行車風險。
ATP是由瑞典商龐巴迪承攬,總經費高達三十七億元,裝設在車輛和軌道上,用於偵測行車速度,以及前方區間有無其他列車行駛,以防止超速、追撞或人為冒進等疏失。
當車速超過最高速限三公里以上,或前方區間有列車行駛時,ATP會強迫車輛減速或緊急煞車,司機員闖紅燈或黃燈時,也會強制煞車。
ATP除了在駕駛狀況異常時,給予協助保障外,也會紀錄司機員超速、闖紅燈等違規行為,可做為管理依據。
目前台鐵的通勤電車和舊款自強號,已全部裝上新式ATP,總計有二百一十二組車,占台鐵營運車輛數的三成,因電車主要搭載通勤族,占全部旅客人數的七成,ATP若全面停用,每天至少三十萬人次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