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大電子所學生研究團隊開發出全球首顆整合3D、可調變影像及超高解析度的晶片影像解碼器,未來只要搭配3D螢幕,使用者就能在手機或家中欣賞3D電影,還能夠享受解析度比「Full HD」大上四倍的超高規格影像。
研究團隊成員、台大電子工程所博士生莊子德表示,以往3D立體影像、可調變(Scalabl)以及超高解析度(Quad Full HD)三項功能會需要多個晶片才能執行,但現在只要一片晶片就能搞定,且耗電量低於一百毫瓦,比市面上現有的晶片耗電量都低,是一項新的節能技術,還獲選為今年國際IC設計競賽「DAC/ISSCC學生設計競賽」的優勝作品。
莊子德說,新晶片費時一年多研發,除了能以更快的運算方式,支援比現有高畫質「Full HD」(1920X1080)大上四倍的超高解析畫質(4096X2160),還可將影像訊號解碼出兩個以上視角,達到3D效果,未來手機只要加裝此晶片,配合支援3D顯示螢幕,就能在手機上看3D電影;研究團隊目前更著手開發將2D平面影像轉為3D的技術,讓以後看一般電視節目也能享受臨場感。
莊子德說,現在的製作端在提供串流影片時,為了使用端能順暢播放,需要提供不同規格大小的影片檔讓使用者下載,但新晶片具備「可調式位元串流」功能,能自動依使用端的螢幕規格及頻寬,即時調整串流影片的傳輸規格,以後製作端只要製作一個規格的串流檔即可,使用者也不會因頻寬不穩定,造成影片串流中斷。
莊子德說,目前正在與廠商洽談技術轉移,新晶片將有助加速3D技術應用的發展,未來還能用於3D視訊會議、3D遊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