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兼國民黨主席的馬英九總統這兩天主持該黨二中全會時,連番抨擊民進黨,火力之猛,與多來在各種場合的發言判若兩人。藍營支持者看在眼裡,當然覺得大快人心,一吐鬱悶之氣;但綠營支持者則大為反感,強力反擊。
馬英九的批評主軸在民進黨執政八年來的鎖國政策,他直言,民進黨所作所為簡直是「誤國」,這是罕見的嚴厲抨擊。但平心而論,除了馬總統提出的扁政府貪腐、停建核四、桃園國際機場建設落後與高雄港排名大幅下滑外,民進黨八年讓台灣的經濟倒退,國民所得成長遠不如亞洲其他國家;對外關係則與重要國家如美國、日本交惡;兩岸關係更空前緊繃,這些都是全國人民看在眼裡、親身感受的事實。
馬英九此番發言,出發點當然是基於腳步愈來愈近的五都選舉。民進黨推出的蘇貞昌、蔡英文聲勢看漲,讓藍營原以為是囊中物的北部二都選情動搖。如果國民黨再不積極面對,拿出有力對策,五都整體選情極不樂觀。
馬主席的發言主軸是批評民進黨執政誤國,但結論卻是「民進黨那些曾做錯誤決策的,好多又跑出來競選五都市長,有做過閣揆、副閣揆的,還有部長」,直指向蘇貞昌、蔡英文與蘇嘉全。面對馬主席的重砲,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表示遺憾,並說:「這是總統格局的人應該講的話嗎?」
蔡英文批評的對象如果是「馬總統」,那麼她的質疑或能成立。不過,這些對民進黨執政時期的批評來自「馬主席」,蔡英文的子彈似乎失了準頭。而且,即便馬英九以總統身分對前朝執政缺點提出批判,只要言而有據,並非惡意扭曲攻訐,又有何不可
?事實上,有些話「馬總統」該說就說,而不是等到選舉時再說,否則當然會被指是選舉口水。
民進黨執政時期的鎖國是事實,失去執政權後,仍逢「中」必反,連簽訂ECFA這項兩岸關係重大突破之事,民進黨仍誓死反對。諷刺的是,五都選舉中,決定脫黨參選的民進黨籍高雄縣長楊秋興主要訴求之一就是,有條件支持ECFA。楊秋興打「中國牌」正是他看清了民之所欲,也應驗了馬英九所說的「反對ECFA,就是跟人民為敵」。
實施內閣制的國家,總統固然不能對行政部門下指導旗,這是憲法分際。然而,馬英九畢竟是贏得多數票選出來的總統,身負選民的深切期待,有責任清楚明確的指出國家發展方向
;當行政部門施政效率不彰時,總統更有必要予以導正。
國民黨在近年的重要選舉中,連番敗北,雖然不足以動搖「黨」本,但已是執政警訊。如今民進黨喊出五都選舉是馬英九的期中不信任投票,這不只切中馬英九個人要害,更可能對國民黨的執政基礎帶來不可知的影響。習於謹小慎微的「馬總統」應能體察這股隱憂,並從「馬主席」這兩天令黨員振奮的表現中領悟,身為國家元首,行事發言的高度在「國家利益」,而非「個人毀譽」,適時言所當言,不但能導正施政方向,更是建立社會共同價值、帶領國家前進的應有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