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不斷的結束,不斷的開始

林貴真 |2010.08.06
1337觀看次
字級

文/林貴真

之一 怎一個「謝」字了得

這一天,我們住在怡保,馬來西亞中部的一個山城。住居的飯店就在湖邊,晨起,張開雙眼,朝霞滿天,湖光倒影,好一幅中國卷軸水墨畫也。怡保,用它的寧靜和沉澱呼喚著我們……。

一行人來到怡保附近名叫「甲板」的小城。雖然人口只剩三、四百人,你依然可以想像百多年前,因為錫礦的開採,人聲鼎沸、熙來攘往的繁華。對照今日,只有這位名叫劉錫康的文史工作者,正熱誠的向在場的十多名旅客,汗水淋漓的講述「甲板」的歷史、故事,他鍥而不捨,幾乎用全部生命投入,頹屋、片瓦視如珍寶。老街上一家名為「甲板國民型華文小學」正傳來一句句誦讀聲:「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在異邦番地,這一聲聲呼喚倍感親切動容。可是,當地人說,這所僅剩六十四名學生的華校恐將遭停校的命運。

其實,在馬來西亞,不只這樣一個劉錫康而已。此番我們就應檳城「正向成長中心」陳登福先生之邀前來,我們的老師陳怡安有三場演講,主題叫「人生三關」———人與自己的關係、人與他人的關係、人與無常的關係。我們可以想像華人在此,為了保存華文,為了保留華語,為了撒播人文種子,登福先生特別道出他的人生願景:「和樂的馬來西亞,期待在地的馬來人、華人、印度人和平共處。」姑不論理想能否達成,生命重在「過程」而已。誠如此次怡安老師的勉勵,生命在學習「給」、給人希望、給人信心、給人光明。

親愛的登福先生,這幾天我們真正感受到了,你給我們的不只吃、喝而已,你的團隊:玉珠、麗婷、秀雲、千巧、玉蕊、秋萍,還包括怡保的芬尼、永銘、愛珠,大家給我們滿滿的愛,希望我們盡興的這份用心,把檳城、怡保的最美,向我們展示,從「清真寺」、「印度廟」、「緬甸廟」、「觀音廟」、「龍山堂」……看英式建築、鄭和腳印,參觀孫中山檳城基地紀念館、喝靜思書廊的咖啡,從海南雞到芽菜雞,從娘惹糕到榴連、山竹、紅毛丹、米蕉……還參與馬來人回教開齋活動……唯恐招待不周,唯恐怠慢疏忽,這份可愛、可貴的友情,我們照單全收,怎一個「謝」字了得,我只好幽默的說 :「這大概是你們上輩子欠我們,這輩子來還吧!」哈!一笑解千「債」。

其實,我們不要用「債」字形容。我真的心中感動。那天在檳城,「正向」洽借了會場,舉辦「創意讀書會」的課程,雖然我講了一整天,但仍意氣昂揚,因為我看到會場三十多位學員,老中青三代都有,我讀到馬來西亞華人對「學習」的渴求,對「活出自己」的渴望,我怎能不好好的聆聽與回應。

我讀到芬尼、永銘、禮安一家三口的「親蜜」。我讀到梁志文、梁志強兄弟的「好學」、「好問」。更有那些我叫不出名字的成員,笑容滿臉,殷切聆聽的眼神……

再說一遍:怎一個「謝」字了得。

之二 坐鎮「天堂」夜讀《人生彩排》

坐鎮檳城「天堂」(飯店的名字)前面有山、有海、有陸、獨不見河流,但此刻此時「意識」湧現,如河般蜿蜒、靈動……夜,如墨,大地漆黑,遠處燈火如幟,屋裡燈下只我振筆疾書,只我與文字共舞。這是旅途中一個不眠的夜晚,起身獨坐燈下,時而讀讀,時而寫寫。

翻讀陳怡安的沉思錄《人生彩排》,如海、如山、如陸、如河跳入眼簾,進入思維。如山、如海、如陸、如河,何等人生景況 ?我姑且稱之「四如」人生。

如山般穩重、包容,仁心何等可貴。

如海般寧靜、遠大,信心何其偉大。

如陸般寬廣、展拓,堅定彌足珍貴。

如河般流轉、綿延,自覺承先啟後。

一路讀著,人間典範一路隨行,松下幸之助、耶穌、凱撒、孫中山、鄭和……

起身,迎向落地陽台,天依舊黑,與其怕黑,不如點一盞燈吧!閱讀,恰如幫助自己點亮心燈……。

「黑暗孕育光明,死亡讓生命鮮活。」

「有了黑夜才顯出燭光迷人可愛。」

「人世的黑暗既是光明再現的母親,以母親的形象來擁抱黑暗。」(—錄自〈黑暗〉)

在黑夜裡,最容易扣問自己,我是誰?多差?多好?我要做什麼?人生到底怎麼回事?我在〈柳暗〉中讀到「有時享受花明的欣喜?有時喟歎長夜綿綿。」是啊!這就是人生。猛一抬頭,陽台窗外陡地一亮,天什麼時候大白 ?天在召喚我?雲定定的,海靜靜的,只輕輕的陣陣的海濤聲遠遠的傳送而來……原來「柳暗」之後花明會來!

新,「每一天都是新的」,剛剛我一直在「等待」、「盼望」何時天亮?天是怎麼亮的?每一次天黑,但又每一次天亮,彷彿無時無刻不在叮嚀:「可以重來的,可以重來的。」(—語見〈消息〉)

要重來,得重新去發現:「多去翻開生命的蓋子,重見自己的珍寶,珍惜原有的才華。」

到底〈我有〉什麼?

「其實與生俱來的生命禮物可真多呀!」但「總覺得自己缺少什麼?甚至空空如也。」

「往內數算,萬法源頭總在心,把失落的自己找回來」,就從〈定位〉出發吧!「找到自己生命的家,從家出發,也知道歸程,這就是定。」那麼,我把自己定位在那裡?我可知道我在做什麼?

我會寫寫文章,目前正在為一本書《讀書會加油站》忙碌著。

我會做做「節目」,偶爾和中央電台「徐行書房」合作,用聲音傳達我的心情,我的故事。

有機會帶領團體閱讀,「爾雅書房」是我藏身的地方,為文學薪傳略盡餘力。

不敢說「傳道」,但時時充實自己,「充實之謂美」,這世界何其廣大,我只取一瓢飲?

此刻,再回《人生彩排》我翻到〈價值〉一文,「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老師的語錄時時敲扣你、我:試問,你我的天命在那裡?

「人若不能回歸真我,此生不能安頓,真我讓他生命有溫暖、有信靠、有完成……」我在〈回家〉一文中讀著、思索著。此刻,記起老師此番來怡保,正是要聊「人生三關」,第一關就是先找到「家」,找到真我、找到回家的路……

天亮了,路就在前頭。

之三 馬來西亞 吉隆坡 東禪寺之我聞

吉隆坡是我們此行的第三站,久聞「東禪寺」之名,因同行者又華將要上任,為東禪寺的美術館效力,又華是空間布置藝術家。之前,曾為東禪寺在新年期間設計過「十全十美」空間展,我雖未曾親見,好評連連。東禪寺住持覺誠法師慧眼識英雄,力邀又華再接再厲,幾經深思又華被覺誠法師的真誠感動,一位有魄力的住持真的有洞見。

此行更得緣參加東禪寺為當地華人慶祝「雙親節」而辦的「素宴」。我真的見識到佛光山「東禪寺」為凝聚當地華人所做的貢獻。百來桌的素宴座無虛席,節目表演不說、募款數字不說,反倒看見東禪寺的「敬老」安排,把養老院裡的長者全數請來,布施溫暖、布施慰藉、布施倫理規範……讓年輕一代目睹「敬老」的美、善。東禪寺為中國敬老尊賢樹立典範,在異國他鄉生根發芽。

當然,我沒有看到的「東禪寺」一定更多,正如這幾天負責接送我們的福正,他皈依「東禪」,因為佛法感動他,所以沿途他也不停向我們「宣揚」佛法。我喜歡這樣的一個人,他的樸質、他的虔敬……。

日昇法師、有道法師、有根法師、滿慧法師雖只有那麼一面之緣,然印象至深,恰巧東禪佛學院的學生們,有來自印尼、菲律賓、印度等不同國度,小小的我竟有機緣和他們相遇,因為臨時住持安排我上場,以速成的方式為「讀書會」運作和這群有緣的朋友交流,看到大家害羞卻含笑的眼,我想,友誼就從這兒開始,有誰知道以後呢?那就交給「緣」字吧!

親愛的「讀書會」朋友,「每一段旅程的結束,都是一個新的開始……」今天,馬來西亞行是我的結束,那麼,你呢?有那一次旅程結束後,仍能讓你絮絮聒聒?

借用麗山高中同學———曹祐嘉的一段話作結:

「當你到了一個讓你產生不同感受的地方,那就是一種屬於你的旅行,無論你在哪!」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