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為生活帶來許多便利的同時,也製造無數有害毒物,電腦熱風送出了重金屬粉塵,喝下奶茶的同時也吃下香料與色素,而我們用餐無時無刻不接觸免洗塑膠用具,殊不知溶出的塑化劑已進入口中,再說到抗老防皺擦保養品,卻也擦進了致癌的亞硝酸,而抗菌的消毒水殺死細菌的同時,更嚴重危害了環境。
化學物質雙面刃
如何在充滿毒物的環境中自保?進入毒理研究所就讀,和毒物為伍多年的主婦聯盟環保講師陳修玲說,「美國這個先進國家對於毒物的管理,可說相當謹慎,藥品都造冊做紀錄,致癌物也都被鎖住,由助理保管。」她才赫然發現,以前在醫院天天接觸的化學藥品,竟然都是致癌物,身體不知道已經吸收了多少毒物。
她提到,每一種化學物質可能有上百種的用途,工業上用到的,也可以應用在農業、食品業,「當我們做某一種毒物的風險評估時,並不能只考慮單一用途或者單一的接觸途徑。舉個例子,甲醛可以當防腐劑,所以裝潢會用到、油漆也會用到,甚至黑心商人把它用在食品中;它還可以合成塑膠,所以食品容器的美耐皿和酚醛樹酯都有甲醛的成分,甚至還被用在衣服當中,讓皮膚接觸到。」
無毒才能快樂活
據美國環保團體調查,美國人身上至少有四百種測得到的化學物質,以塑膠王國著稱的台灣呢
?相信應該不會比較少!
「現在到處都在推廣樂活,如果光從字面上去解釋,樂活就是快樂的活著。」陳修玲認為,其實樂活還有更多的涵義,包括愛護環境,並且關心家人和自己的健康等等。看看目前的地球,資源不但即將消耗殆盡,環境也被嚴重破壞,再也不可能恢復過去的原貌了。「但是每個人若是都能過簡單和節約的生活,就能讓地球獲得一點點喘息的機會,漸漸的恢復生機,所有的動植物和人類,也可以永續的生活在這藍色星球上。」
善用清潔三法寶
她指出,民眾從居家開始學習無毒的生活,最簡單又節省的清潔「三大法寶」就是肥皂、小蘇打和白醋,用溶於水的檸檬酸取代白醋也行,只要有效利用這三樣東西,就可以完全取代以前用的那些不好的清潔劑,能讓人安心又健康。她強調,小蘇打不用去超市買食品級的小蘇打,只要到一般藥局和化工原料行,買工業用等級的小蘇打就可以了。
陳修玲說,小蘇打是弱鹼性的白色粉末,它會抓住油脂,而且粉狀顆粒有摩擦力,所以有不錯的去汙效果。不管是將小蘇打加熱,或者用小蘇打加白醋或檸檬酸,都會產生二氧化碳氣體,利用這種產生泡泡的特性,還可以加強清潔作用,平常也能維護水管的暢通,可說是用途多多的清潔好幫手。